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85.47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司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周代為掌教化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漢.光武帝〈臨淄勞耿弇〉:「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詔大司徒釋其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人、學生。如:「門徒」、「徒弟」、「學徒」、「名師出高徒」。
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基督徒」、「佛教徒」。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狂徒」、「不法之徒」。
只。如:「徒增困擾」、「徒具形式」。
白費、無效的樣子。如:「徒然」、「馬齒徒長」、「徒勞無功」、「徒費脣舌」。
完全沒有憑藉。如:「徒手」、「徒步」。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管。如:「職司」、「司法」、「司儀」、「各司其事」。
中央政府機關的行政單位,設於部底下。如:「外交部禮賓司」、「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司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周禮》地官有大司徒,為六卿之一,掌理教化。漢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時改為司徒,主管教化,與大司馬、大司空並為三公。魏沿用,但三公僅為虛銜,不涉朝政。隋唐以後三公參議政事。歷代沿用,至明代而廢。清代俗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占視、辨察,以斷吉凶禍福。如:「相字」。《周禮.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計算的方法。為六藝之一。《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一絲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絲,一點點。苟,隨便、草率。「一絲不苟」形容做事認真,一點也不馬虎。※語或本《周禮.地官.大司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進獻。如:「奉獻」。《周禮.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量度。《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景以求地中。」《淮南子.原道》:「高不可際,深不可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