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天的意旨。《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務德教而省刑罰。」《紅樓夢》第九○回:「這樣看起來,人心天意,他們兩個竟是天配的了。」
2.帝王的心意。唐.杜甫〈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詩:「詔書引上殿,奮舌動天意。」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一.匡贊》:「昌宗乃乘間屢言之。幾一歲,則天意乃易。」
盡人事,順天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人事,聽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想法。如:「心意」、「意思」、「意見」、「隨意」、「詞不達意」。
料想、推測。如:「意外」、「意料」、「意想不到」。
情趣。如:「古意盎然」、「詩情畫意」。
情態。如:「睡意」、「醉意」。
願望。如:「滿意」、「稱心如意」、「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宇宙萬物的主宰,有時指大自然,有時指命運,有時指天神等。[例]天意、老天有眼、成事在天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但使自己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
劍拔弩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劍拔弩張」原作「拔刃張弩」。新朝地皇三年時,劉歆因為二個兒子、女兒和門人被王莽殺害,非常傷心,又害怕自己可能大禍臨頭,於是與王涉、大司馬董忠共謀兵變。但劉歆迷信天意,告訴眾人要等掌理戰事的太白星出現,才能舉兵,以致錯失先機。地皇四年,孫伋、陳邯向王莽密告劉歆將要謀反,王莽急召劉歆等入朝。盤問後,下令將劉歆等叛臣下獄。董忠欲拔劍自殺,這時侍中王望看到這種情形,就大聲嚷嚷說:「大司馬要造反了!」於是董忠馬上就被護衛殺死。因為董忠是輔國重臣,王涉是王莽叔父王根之子,劉歆則是與王莽有幾十年情誼的舊臣,因此王莽不願讓此事傳開,導致內亂。所以當其他將領率領大軍趕至時,大批兵士都拔出劍,弓也上弦,形勢十分...
得心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七.書畫》:「予家所藏摩詰畫〈袁安臥雪圖〉,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應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難可與俗人論也。」
好事多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紅樓夢》第九○回:「想來寶玉和姑娘必是姻緣。人家說的,『好事多磨』,又說道『是姻緣棒打不回』。這樣看起來,人心天意,他們兩個竟是天配的了。」
物極必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李攸《宋朝事實.卷一七.削平僭偽》:「蜀土之民,近歲日益繁盛,但習俗囂浮,多事遨賞,物極必反。今小寇驚動,豈天意抑其浮華耶?」
人定勝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天意難違、成事在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