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7.88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學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學輔導是指在小學實施的輔導工作,其目標在促進全體小學生的健全發展,而諮商員則扮演「發展者」的角色。在美國,小學輔導源於一九二○年代,而後隨著心理學的演進,小學輔導工作目標亦隨之改變。到一九六五年代以後,現代小學輔導模式才逐漸形成。
  我國小學輔導工作始於民國六十四年(1975)教育部公布〔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增列〔國民小學輔導活動實施要領〕,並明令六十七學年度起全面實施輔導活動。民國七十二年教育部在〔發展與改進國民教育六年計畫〕中,將國小輔導活動的發展納入計畫實施,使輔導工作、輔導人員的名分均有法令依據。我國國小輔導工作係採發展性的輔導目標,其目的在協助兒童認識自己、適應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大的。如:「小樹」、「小鳥」、「小城」、「小人物」、「小數目」。
時間短的。如:「小住」、「小坐一下」、「小睡片刻」。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叔」、「小姑姑」、「小兒子」、「小女兒」、「小職員」、「小官員」。
年紀輕的。如:「小孩」、「小妹妹」、「小時候」、「年紀小」、「小伙子」。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小店」、「小兒」、「小女」、「小的不敢」、「恕小民直言」。
輕視。如:「你可別小看我喔!」
稍微。表程度不深。如:「小有名氣」、「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邪惡的、壞的。如:「小人」、「宵小」。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李」、「小張」、「小老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扶助、幫助。如:「輔助」、「輔佐」、「輔導」、「相輔相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領。如:「引導」、「導向」、「教導」、「指導」、「導航」、「嚮導」。
啟發。如:「開導」。
傳送、接通的。如:「導電」、「導管」、「導火線」。
有開啟、引領作用的。如:「導言」、「導論」。
導師:在一個班級中,指導學生讀書和做人處事的老師。
導演:指導電影拍攝或排演戲劇的人。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導是指幫助個別學生在學校、職業、社會要求的關聯之下,增進對於自己的能力、興趣、人格特徵的了解,對於生活環境上的適應問題能夠做自主的判斷,以達成社會自我實現(social-self direction)的教育功能。學校為達成此項功能所計畫的活動稱為輔導工作或輔導活動(guidance services),近年來諮商功能特別分化出來,稱為Guidance and Counseling Services,學校輔導工作由全體教師和專業的輔導教師共同負起責任。
  在美國,除guidance service一語,常用personnel services或personnel work 等語...
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如:「國民小學」。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2.研究文字字形、字義及字音的學問。包括文字學、聲韻學及訓詁學。
3.宋人稱灑掃、應對、進退之類的儀節為「小學」。
4.小道,末流瑣屑之學。《陳書.卷三○.列傳.傅縡》:「頃代澆薄,時無曠士,苟習小學,以化蒙心,漸染成俗,遂迷正路。」
夏山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英國,尼爾(A.S.Neil)一手建立的夏山學校(Summer Hill)被視為辦理開開教育的楷模。他認為傳統的教育過於僵化、呆板,極少給孩子學習上的自由所以夏山學校實施混齡教學,輔以個別化教學設計,學生自己決定學習內容及生活規則,肯定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學及學習內容具彈性、多樣化,注重學生全面性發展,拋棄一切管訓、約束、指導、道德訓練,讓兒童自由發展,強調民主自治,強調學校適應學生而非兒童適應學校,教師永遠站在孩子這邊。英國小學教育在1988年以前大致反映這種開放教育的理念,唯自1988年以後有朝向管制品質的傾向。日本對於開放教育的實踐亦極積極,而最典型的開放教育學校首推緒川學校。日本緒川學...
國語實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實小]一、 校名由來本校的前身是臺灣光復前的「臺北師範第三附小」,光復後省教育廳為推廣國語教育,實驗新的教育方法,於民國35年5月,將原校名改為「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附設實驗小學」,是為本校成立之始。56年7月本校奉命改隸臺北市,更名為「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二、 歷任校長 民國35年5月教育廳派方志平女士接任本校,為本校第一任校長。民國36年8月方校長辭職,校長職務由省政府派國語推行委員會常務委員王玉川先生兼任。民國37年2月王校長辭職,經派國語推行委員會常務委員祁致賢先生兼任本校校長。民國38年祁致賢校長因職務繁忙,復辭本校校長兼職,省政府派張希文女士接任。民國62年8月張...
中輟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輟生 定義  為「中途輟學生」之簡稱,乃指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學生有下列任一情形:未經請假、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轉學生未向轉入學校報到學期開學後未到校註冊之學生 相關法規 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強迫入學條例施行細則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少年事件處理法施行細則 通報中輟系統網站 教育部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由國民中小學中輟業務相關之人員(註冊、生教、輔導)定期或發生學生中輟時,上網填報資料,俾利後續追蹤輔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