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81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定消除。如:「平息紛爭」、「這場風波終於平息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使安定、征服。[例]平定、平息、平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歇止。如:「平息」、「息怒」、「歇息」、「休息」、「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息爭端、停止爭鬥。[例]和解、講和、議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平息。唐.李嶠〈為水潦災異陳情表〉:「以寧眾口之囂謗,以答三靈之譴咎。」
赴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停止、平息。《書經.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唐.杜甫〈寄題江外草堂〉詩:「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室如懸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教導小國;處在小國的地位,卻只能服侍大國。惟有這樣,才能消除戰爭。我從來都沒有聽過,單靠言詞就能平息亂事的。假如是個小國,還很自大的話,只會引起大國的惱怒,增加亂事,現在亂事已經開始,不是靠言詞就能收到成效的。】展禽說完,就叫乙喜去犒勞齊軍,並且對他們說﹕【我們的君王沒有才幹,不能好好的管理邊界上的事情,以至於勞駕你們,還連累你們的軍隊露宿在我們的邊境上,所以特別派我來犒勞你們所有的兵士。】齊侯說﹕【你們到現在才恐慌嗎?】乙喜說﹕【敝國現在有德高望重的人輔政,所以並不恐慌。】齊孝公說﹕【你們室如懸磬,田野裡連青草都沒...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為政不生事擾民,後指平息紛爭,使彼此相安無事。[例]這種息事寧人的做法,只會讓問題日益惡化而已。
諱莫如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慶父為奪王位兩弒嗣君,致使魯國動盪不安,後因而有「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之語,比喻首惡不除,則禍亂不能平息。孔子將這段歷史寫入《春秋》中,但對於慶父出奔,只寫了一句:「公子慶父如齊。」「如」是去之意,也就是對這段歷史,孔子只說慶父去了莒國,但實際上慶父是逃往莒國的,為什麼用「如」字而不用表示「逃」的「奔」字呢?《穀梁傳》說:「諱莫如深,深則隱,茍有所見,莫如深也。」意思是孔子認為這段歷史是魯國的重大醜聞,沒有什麼事情比這更需要避諱的了。這樣的解釋,充分表達出孔子用沉重悲痛的心看待這場國家悲劇。後來「諱莫如深」被用來比喻將事情隱瞞得非常嚴密,不為外人所知,而不專指國家大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