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1.89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年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時期,某年代之間。《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這朝代不近不遠,這是北宋神宗皇帝年間。」《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話說國朝嘉靖年間,聖人在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年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前,古時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時候。如:「晚間」、「期間」、「某一年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時代、時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間」。唐.杜甫〈寄題江外草堂〉詩:「經營上元始,斷手寶應年。」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僖宗乾符年間,周朴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朴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朴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為《周朴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宇宙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干結為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為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未雨綢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匯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以前五、六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辭,故實際上僅存三百零五篇。內容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為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其中「風」是各國的民間歌謠,本由諸侯採擷其國的民歌,貢獻於天子,並由樂官統籌管理。《詩經》中共分十五國風。「豳風」即為古豳國的歌謠,故地約在今陝西省邠縣。〈鴟鴞〉一詩,則是詩人以鳥兒築巢養雛鳥的辛苦,來抒發自身所經歷的窮苦憂患。詩中提到,鳥兒為了確保巢的堅固,便在下雨之前,剝除桑根皮來修補鳥巢,以免風雨來臨時,把鳥巢吹壞了。後來「未雨綢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事先...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陵,歐陽詢的摹本石碑則為契丹人所得,流落於定武。由於真蹟已不可得,故當時自以定武本最為珍貴。北宋慶歷年間,此碑在民間出現,歐陽修《集古錄》收有其拓本,然有數個版本,因為沒有經過深入考證,真正的定武本並未得到應有的尊崇,反被視為別本。熙寧年間,定武真本落入薛師正父子之手,為保有真本,薛氏父子大量拓印,以假亂真,流入世面的多為偽本,真本反而少見。宋室南渡後,眾人又據流於世面之偽本大量翻刻,「訛以傳訛」,終至真偽難辨,王柏以為這種現象十分可笑。後來「以訛傳訛」這句成語,就從王柏文中「訛以傳訛」演變而出,指將不正確的訊息繼續傳播下去。
名副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副其實」原作「名實相副」。據《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載,東漢末建安年間,曹操東征西討,戰功彪炳,權勢極大,但恃才傲物的孔融卻對他多所非議,常常針對時政上書給曹操,一點也不客氣。日子久了,曹操對他也有點不滿,然因孔融在外的名聲崇高,只得隱忍下來。郗(ㄔ)慮為附和曹操,便上奏請免孔融的官職,二人於是有了心結,彼此互相仇恨。而在此時,曹操寫了一封信給孔融,要化解他和郗慮之間的怨仇。說他們本來交情很好,結果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陷害,實在是不值得。以前兩人互相欣賞,惺惺相惜,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希望他們能重修舊好。曹操信中提到,孔融曾盛讚郗慮的學識,說他的學問是「名實相副」,和傳聞中的一...
歷歷在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甫〈歷歷〉詩(據《全唐詩.卷二三○.杜甫》引)歷歷1>開元事2>,分明在眼前。無端3>盜賊起,忽已歲時遷。巫峽西江外,秦城北斗邊。為郎從白首,臥病數秋天。 〔注解〕 (1) 歷歷:清楚明白,分明可數。 (2) 開元事:開元年間的事跡。開元,唐玄宗的年號。開元年間,玄宗治績卓越,史稱「開元之治」。 (3) 無端:沒來由。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個窮困潦倒的盧姓書生,在一次路過邯鄲的途中,在一家旅店裡巧遇一位呂姓道士,兩人相談甚歡。言談中,盧生感慨自己人生不得意,有志難伸。交談了一陣子後,盧生感到疲倦,想休息一下,此時旅店的主人正在蒸煮著黃粱飯。於是道士就拿了一個枕頭給盧生,說:「你枕著這個枕頭好好睡一覺,就可以如你所願,得到榮華富貴。」睡夢中,盧生夢到自己娶了一個崔氏大戶人家的女兒為妻。仕途非常順遂,連連升遷,位高權重且俸祿極為豐厚;擁有許多良田、宅第、美女和馬匹,享受著無盡的榮華富貴,一直活到很老才死去。此時,盧生因為伸了個懶腰而醒了過來,發現自己睡臥在旅店中,而道士仍在身邊,旅店主人的黃粱飯都還沒有煮熟呢!他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