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意謂     
瀏覽人次:1658 收藏人次:202103
以為。文選.李陵〈答蘇武書〉:「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
意謂動詞     
瀏覽人次:544 收藏人次:0
意謂繁句中,做述詞用的動詞。如《孟子》〈告子〉篇「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中的「以為」。
意謂繁句     
瀏覽人次:149 收藏人次:0
在敘事繁句中,做述詞用的動詞,只存在於人的心意中,而不表現於事實,則此繁句稱為「意謂繁句」。如《孟子》梁惠王篇「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
    
瀏覽人次:26995 收藏人次:4117114
稱呼。如:「稱謂」。
告訴。如:「父謂子」。
無謂:沒有道理、沒有意義。如:「無謂之爭」、「無謂之事」、「無謂之舉」。
無所謂:不在乎、不要緊。如:「誰先去都好,我無所謂。」
    
瀏覽人次:20709 收藏人次:4819830
心思、想法。如:「心意」、「意思」、「意見」、「隨意」、「詞不達意」。
料想、推測。如:「意外」、「意料」、「意想不到」。
情趣。如:「古意盎然」、「詩情畫意」。
情態。如:「睡意」、「醉意」。
願望。如:「滿意」、「稱心如意」、「差強人意」。
欲擒故縱     
瀏覽人次:67609 收藏人次:2361542
「欲擒故縱」原作「欲擒姑縱」,意謂「要捕捉他,姑且先放任他」。後人多書作「欲擒故縱」,蓋「姑」、「故」二字音通之故。「欲擒故縱」這句成語是比喻為了要使對方就範,故意先放鬆一步。「欲擒姑縱」見於傳說中「三十六計」的第十六計。就是以退為進的戰術,在攻擊敵人時,故意先放鬆一點,不要把敵人逼得太緊,緊跟在敵人之後,讓敵人耗散氣力鬥志之後,再予以捉拿,一戰即勝。《三國演義》中有名的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就是這種戰術的利用。當時蜀國附近的雲南、西康、貴州一帶住著南蠻,其中有個叫孟獲的首領。諸葛亮希望能夠收服孟獲的「心」,使他誠意服從,才能一勞永逸。所以諸葛亮運用計謀,把孟獲捉來問他:「你投不投降?」孟獲說:...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53035 收藏人次:4732673
竽,古代一種吹奏樂器。「濫竽充數」意謂不會吹竽的人,混雜於眾多樂工中湊數。典出《韓非子.內儲說上》。後用「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數。亦用於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場面。亦用於自謙,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魚目混珠」
鞠躬盡瘁     
瀏覽人次:43997 收藏人次:2562904
「鞠躬」,彎身以示敬慎。語出《論語.鄉黨》。「盡瘁」,竭盡辛勞。語出《詩經.小雅.北山》。「鞠躬盡瘁」意謂恭謹戒慎,不辭勞病地貢獻心力。或以為典故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摩頂放踵」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38555 收藏人次:204341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樂府.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釋義 撲朔︰跳躍的樣子。迷離︰模糊不清的樣子。 3.用法 本意謂兩兔並走,雌雄莫辨。今用以形容事情錯綜複雜,難以辨認清楚。 4.義近.義反 義近 難以捉摸、盤根錯節、混混沌沌 義反 一目了然、涇渭分明 5.例句 偵探已從撲朔迷離的案情中,找到最關鍵的環節,破解這個難題。
倒吃甘蔗     
瀏覽人次:36947 收藏人次:1282115
(歇後語)漸入佳境。意謂甘蔗愈近根部甜度愈高,故愈吃愈甜。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篇》:「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