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61.72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史家記事的體例筆法。《左傳.宣公二年》:「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3.以毛筆書寫的文字作品。如:「這篇書法筆力遒勁,令人激賞。」
〔朱子讀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讀書法〕是朱熹(1130~1200)將他的讀書經驗傳授給學生而刊印出來的一本書。
  朱子論及讀書時,常說讀書乃學者第二事;他說的第一事則是要盡性以全天之所與。但欲盡性以全其所受於天者,仍須從讀書做起,所以他說:「人之為學,固是欲得之於心,體之於身,但不讀書則不知心之所得者為何事。」因此讀書務求有得,得之於心,始謂之得。大凡學問,聞之知之,皆不為得,得者須默識心通,俾心通乎道。明諸心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下學上達、循序漸進,以求至於私欲淨盡而天理流行之域。
  讀書之功,深淺不一,而所見亦異;每有會意,欣然好之,蓋真知其味,始為自得。能自得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
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精書法,而能表現獨特風格的人。
關注想讀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注想讀書法是由伊涅和曼佐(Eanet & Manzo)所提倡的一種強調「結合閱讀、寫作和學習」(read-write-study)的學習和教學策略。主要在訓練學生閱讀時透過不同寫注解的方式,增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其實施步驟如下:(1)閱讀(read):是指閱讀作者所寫的文字,以便了解作者想表達的觀念;(2)編碼(encode):是指嘗試用自己的話重述一遍讀過的內容;(3)注解(annotate):是指用自己的話寫下摘要;(4)審思(ponder):是指複習所寫摘要,並作進一步思考。
  大體而言,注解的類型約有下列十種:摘要性註解(Summary)、精密性注解(precis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冊的著作。如:「書本」、「書籍」、「圖書」、「教科書」、「線裝書」、「百科全書」。
信。如:「家書」、「書信」。
文件。如:「證明書」、「申請書」。
寫。如:「書寫」、「振筆疾書」。
字體。如:「楷書」、「草書」、「行書」。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宋史》賈似道傳:「自慚形穢,相形見絀。」 2.語譯 相形,對照、比較。絀,不夠、不足。 指與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相形失色、自愧不如、望塵莫及 相反詞 相得益彰、旗鼓相當、不分軒輊 5.例句 他的書法雖得過獎,但是和這位大師比起來,可就相形見絀了。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陳述的狀況氣勢逼人,使人畏懼。後來「咄咄逼人」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言詞凌厲,氣勢迫人。 + 晉朝女書法家衛鑠在〈與釋某書〉中提到,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楷書已得到她的真傳,寫出來的字咄咄逼人,而且筆勢流利精妙,字體強勁有力而秀美,能力足夠到尚書館擔任書寫的工作。此處「咄咄逼人」一語用來形容文字的氣勢逼近或超越她自己的作品,令人敬畏。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訛傳訛」原作「訛以傳訛」。「訛」是錯誤的意思。「以訛傳訛」就是指將本來就不正確的訊息或東西,沒有加以辨正清楚,又一再地傳揚出去,以致離真相越來越遠。宋代王柏〈默成定武蘭亭記〉一文,論述書法名品〈蘭亭集序〉的版本源流,其中便有「訛以傳訛」一語。據王氏的說法,〈蘭亭集序〉為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所作,柔媚勁健,盡善盡美,為書法名品。其真蹟傳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智永再傳於弟子辨才,為唐太宗用計取得。太宗得此真蹟後,唐初多位書法名家曾加以臨摹,其中以歐陽詢的最為逼真,被鐫刻於石碑上。太宗死後,王羲之的真蹟殉葬昭陵,歐陽詢的摹本石碑則為契丹人所得,流落於定武。由於真蹟已不可得,故當時自以定武本最為珍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法中橫畫的筆法。宋.陳思《書苑菁華.卷二.書法下.永字八法》:「橫為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