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87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構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也作「搆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法、意念。如:「構思」、「文思」、「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策畫、運用。如:「構思」。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訪當時的大文人張載,請教有關成都的風土民情。為了寫成〈三都賦〉,左思花了十年的時間構思,他的家中到處掛著紙筆,連廁所和籬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靈感,他便立刻提筆寫下。在創作的過程中,左思又覺得自己的學問不足,便向朝廷請求擔任掌管圖書的祕書郎一職,以便翻閱各種書籍,作為寫作的材料。後來〈三都賦〉完成,卻並未得到時人的重視。左思認為自己的文筆並不比班固、張衡差,恐怕是當時的人不喜歡他的形貌,所以也看不起他的文章。左思聽說皇甫謐是位著名的學者,便拿自己的作品去向他請教。皇甫謐看了〈三都賦〉之後非常欣賞,並為左思寫了一篇序。後來張載為魏都的部分作注,劉逵也為蜀都、吳都兩部分作注,衛權...
按部就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部就班」見於晉人陸機〈文賦〉。陸機認為在下筆寫作之前,必須先有整體的構思,「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其中「選義」、「考辭」指的是選擇義理、斟酌辭句;「部」和「班」則是指布局結構和組織層次。整句話的意思是:依照構思所得的布局和層次安排章節,並且將適合的詞語放在確切的位置。後來「按部就班」這個成語就從「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演變而出,被用來指按著布局、層次來行文。後人在使用這個成語時,則將其範圍擴大,不但用於寫作文章時,而且泛用於一般事務,用來比喻做事依照一定的層次、步驟進行,例如: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正用不著到那等地方去名外圖利。」便取此...
別出心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明.李贄《水滸全書發凡》:“今別出新裁,不依舊樣。” 2.語譯 出自個人內心的或與別人不同的設計、構思。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與眾不同 別具一格 相反詞 別無二致 千篇一律 5.例句 這套房子的裝修,設計得別出心裁。
胸有成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種了各式各樣的竹子,無論晴雨,他都長時間的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神態。他認為畫竹之前,胸中就必須先構思好竹子的完整形象,下筆時心手相應,這樣才能把竹子的姿態、氣韻生動而傳神的表現出來。 補充相似詞:心中有數;胸有定見 實例警察對於這件搶案,似乎早已胸有成竹,所以一定會破案。 參考資料文化課教材(高級):胸有成竹(成語故事)
並駕齊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文人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主要在論述文章的體制以及文學源流、原理、批評方法等,對後世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有很深遠的影響。其中〈附會〉一篇闡述文章結構要首尾一貫,文意要緊密充實的寫作道理。說明寫文章必須先構思文章的架構,因為文章並沒有固定的格式規範,寫作時的思緒也是變化多端,如果一開始不先做好全面的安排,文意一定會相當混亂,也就不可能寫出好的文章,所以一定要先認識文章的條理。劉勰用駕馭馬車來比喻構思的重要性:「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意思是說:這就有如四匹馬拉車,每匹馬的力道不一,但韁繩如能操作得像琴弦一樣和諧的話,四匹馬就能齊頭並進,車轂也能控制好輪輻,讓車子快速前進...
自出機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詩文的組織、構思,別出心裁,獨創新意。《魏書.卷八二.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藝靈巧、構思巧妙。如:「匠心獨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句》:「夫裁文匠筆,篇有小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