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23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殺生之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控生死大權。《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擅殺生之柄,通壅塞之塗,權輕重之數,論得失之道,使遠近情偽必見於上,謂之術。」也作「殺生之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器械使人致傷或死亡。如:「殺人」、「殺傷」、「殺生」、「殺身成仁」、「殺人不眨眼」。
戰鬥。如:「殺出重圍」、「殺進城裡」。
敗壞。如:「殺風景」。
削減、壓低。如:「殺價」。
極度,到了極點。如:「煞」。如:「氣殺人」、「笑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物上可執握的把手。如:「斧柄」、「刀柄」、「傘柄」。
植物花葉和枝莖相連的部分。如:「花柄」、「葉柄」。
言語或行為可被人當作攻擊、要挾的事情,或取笑的話題。如:「把柄」、「話柄」、「笑柄」。
殺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五戒之一。後來道教亦承繼這項戒律。凡是殺死有情識的生命,包括親手去殺,教唆人去殺害,以及稱讚殺生的行為均屬之。《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卷下》:「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方法、策略。如:「戰術」、「權術」、「算術」。《韓非子.定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
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逸文(據《意林.卷一》引)烏合之眾,初雖有權1>,後必相吐2>,雖善不親也。殺生之柄不制于主,而在群下,此寄生之主也。 〔注解〕 (1) 有權:變通的理念。 (2) 相吐:互相唾棄。
烏合之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烏合之眾」之典源,提供參考。 《管子》逸文(據《意林.卷一》引)烏合之眾,初雖有權1>,後必相吐2>,雖善不親也。殺生之柄不制于主,而在群下,此寄生之主也。 〔注解〕 (1) 有權:變通的理念。 (2) 相吐:互相唾棄。
烏集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烏合之眾」之典源,提供參考。 《管子》逸文(據《意林.卷一》引)烏合之眾,初雖有權1>,後必相吐2>,雖善不親也。殺生之柄不制于主,而在群下,此寄生之主也。 〔注解〕 (1) 有權:變通的理念。 (2) 相吐:互相唾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