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做標準的準則、規則。《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所以說沒有文章者,是沒有文章的法則。」
2.效法、奉以為法。《左傳.定公四年》:「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
需求法則的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下,物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成反向變動的關係,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漲時需求量減少,價格跌時需求量增加。需求法則所描述的價格與需求量間的反向關係,雖普遍存在於一般物品的需求上,但也可能出現兩種例外——炫耀財與季芬財,使需求線成為正斜率。目錄1 炫耀財2 季芬財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炫耀財定義:有些物品之所以被消費,並不是因為該物品本身有實際的用途,而是其可以炫耀購買者的身分,價格...
自然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法則一詞有廣狹二義。廣義而言,凡自行出現之必然遵循的規則,符合本能的實行與發展,不必經過人類制度而建立,就是自然法則。狹義的自然法則指約束人的法律,其法源來自於「自然」。自然法則具有普遍性,而人為法僅具相對性。
  就狹義的自然法則而言,主張有自然法則的哲學家所探討的問題有:(1)自然法則的基本性質;(2)自然法則的來源;(3)自然法則與人為法之關係。
  就自然法則的基本性質而言,自然法則本身是正義與是非的標準,合於自然法則的就是正義,反之即為不義。依此而言,人為的律法即應以自然法則為衡量標準;而自然法則本身就須包含一套複雜而又不相矛盾的規則。
  就自...
指數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數學上乘方數相乘除,其指數變化有一定的規律,由此所歸納出的定則,稱為「指數法則」。通常指數法則有三個基本定理:(1)同底的乘方數相乘除,其指數須相加減。如:〔(X的二次方)乘(X的三次方)〕等於(X的五次方);〔(X的三次方)除以(X的二次方)〕等於(X的一次方)。(2)乘方數的乘方數,其指數須相乘。如:〔(X的二次方)的三次方〕等於(X的六次方)。(3)兩數相乘除的乘方,等於兩乘方數的相乘除。如:〔(X乘Y)的二次方〕等於〔(X的二次方)〕乘(Y的二次方);〔(X除Y)的二次方〕等於〔(X的二次方)除(Y的二次方)〕。
2.指認一函數為指數函數的定律,也稱為「指數法則」。
移項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項法則(Shift regulation)目錄1 發展概念2 移項求解3 應用問題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發展概念在此單元中主要培養學生解決三項問題之能力,第一為當一邊為未知數,而另一邊為已知數時,學生須將此未知數求出,第二即為兩邊皆有未知數與已知數時,學生應培養先整理式子,將其變為未知數為一邊,已知數為一邊後,再利用移項的概念作解答,最後一種則是提供相當的應用問題,培養學生依照應用文題能列出式子,並尋求解答。(註1) 移項求解老師可提供一連串之式子,如x+8=10,y-5=8,此類較簡單的問題,學生可利用等量公理的概...
大數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數法則(Law of large numbers)目錄1 理論原則2 教學程序2.1 引起動機2.2 進行實驗2.3 整理比較結果2.4 歸納大數法則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理論原則其理論原則為,當執行無限多次的實驗活動時,其所得的結果會非常接近於預期的結果,舉例而言,投擲硬幣時,出現反面的機率為1/2,此為理論機率所得之結果,而當擲硬幣無數多次時,所出現反面的機率將非常接近1/2。另外大數
中間點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間點法則是一個數值積分的方法函數 f(x)在區間(a,b)內之積分,可以用(b-a)fm 近似之:
  
  式中,fm 表函數在區間中點的函數值 ζ 為(a,b)內一點,末項則為中點法則的誤差項。
包狄氏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線之平面閉合差(參閱導線閉合差)如在規定界限之內時,縱、橫距之改正數可按其與對應邊長之大小成正比之原則求得之。設Wx表導線之橫距閉合差,Wy為縱距閉合差。以Cxi表導線某邊之橫距改正數,Cyi表該邊之縱距改正數,Di表該邊之長(i=1,2,……n,n為導線之邊數),則改正公式為:此種導線平差方法係由包狄氏(Bowditch)所創,其依據之理論有二:(1)量距之精度係與邊長之平方根成正比,導致每邊之改正數與其長度成正比,(2)測角精度與量距精度相等。羅盤儀導線施測時,上述二項理論甚為吻合,故又稱為羅盤儀法則(compass rule)。論者亦有認為經緯儀之側角精度遠勝於羅盤儀,導線平面閉合差之...
道德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法則是指義務道德標準的法則。就像規則一樣,道德法則是由特別的創作者所編纂,反應社會道德良心自然發展而成的道德要求。道德法則是由壓倒性的大多數人所實行的行為標準,和那些雖常被違反卻又仍被重視者,如義務所組成。因此,道德法則的編纂者面對的是含有矛盾的任務:編纂者必須反應那個社會的歷史中流傳下來的行為標準的相同形式,以及可以實行前尚未實行的要求。摩西律法(Moses' Laws)和他們希伯來社會反對的典型可以提供道德法則的範例。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杜撰一個能被所有人所認同的積極形式和為所有人所反對的消極形式而組成的道德法則。然而,所有要建立...
決定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定法則目錄1 理論原則2 決定法則2.1 認知的決定法則2.2 代表性的決定法則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理論原則作決定者在找尋最多滿意的備案時,會用一種稱之為決定法則的作決定簡化規則,以掌握作決定的活動。這「決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