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方以類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以類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物以類聚」原作「方以類聚」。此處的「方」有兩解,一解為道,如君子依正道而行,小人依惡道而行,同道者才會相聚;一解為「人」字的訛誤,應為「人以類聚」,意為同類的人會聚集在一起。無論何者,都是同類相聚的意思。《繫辭》可說是《易經》的通論,保留了《易經》諸傳的精神,以陰陽的對立與統一,探討了宇宙運行的根本法則。其中有「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一句,意思就是說︰「天下的人同類相聚,天下之物以群相分,性質相近的東西會聚集在一起,若是同於善道則為吉,同於惡道則為凶,因此吉凶就產生了。」後來「物以類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壞人互相勾結。
|
不足為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當作法則或典範。《孽海花》第四回:「孝琪的行為雖然不足為訓,然聽他的議論思想,也有獨到處。」
|
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則。通「範」。《爾雅.釋詁上》:「範,常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九.爾雅音義上》:「範,音犯。字或作范,同。」
|
準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法則
|
格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為人法則、砥礪言行的簡短詞語。《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刑鮑司馬傳.崔琰》:「此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格言至言,悉嘉言之可聽。」
|
團體動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指一套技巧:關心團體歷程的觀察和回饋、團體決策及各種團體技巧。3. 指一種探討團體性質、發展法則及其與個人或其他團體之交互關係的知識領域。而根據Cartwright和Zander(1968)的說法,團體動力具有以下特徵:1. 強調理論價值的實徵研究。2. 著重於團體現象的動力及其相互依存的關係。3. 強調科技整合的研究,包括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教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跨學門的研究。4. 強調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當今團體動力學的定義已逐漸有了共識,是由上數第三個通俗定義演化而來:團體動力是研究團體中行為的科...
|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在舊金山的同性戀政治風氣一直是要求同志與右派政客合作,其主要思維是以壓抑換取真正的目的。哈維的做法則是截然不同,他鼓勵同性戀們把握同志族群在舊金山逐漸壯大的影響力,相互扶持,勇敢出櫃。在當時,對於美國早就放棄參政追尋自我權益的同性戀族群,哈維成功的事蹟,給他們帶來了無比的希望。
|
恣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瞭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逆。可知「從心所欲,不踰矩」,當是儒家修身養性的最終目標。「隨心所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後來在使用這句成語時,有時會轉用於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負面表述。
|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明顯身心傷害的體罰,不論來自父母或教育人員,均會被視為虐待兒童的犯罪。但世界各國對後果不大的體罰看法則有不同。有些歐洲國家禁止一切形式的體罰,其他國家則允許父母進行輕微體罰(例如用手心抽打屁股)。 古中國中國古代的學塾盛行打罵教育,直到清末都很普遍。胡適〈慈幼的問題〉1文批評:「受很嚴厲的責罰,輕的打手心,重的打屁股。有許多小孩子身體不好的,往往有被學堂磨折死的,也有得神經病終身的。」周作人回憶錄《知堂回想錄》說:「現今的小學生從書房裡解放了出來,再不必愁因為讀書不記得,屁股會得打的稀爛,可以種蔥的那樣,這實在是很可慶...
|
桑代克(Thorndike,_Edward_Lee,_1874~194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確的反應,這樣的學習歷程稱為「試誤學習」。在試誤學習中,影響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關係是否能建立,有三個法則:練習律:反應與刺激的聯結,會隨著練習次數多寡而有強弱之分。準備律:反應與刺激的聯結,會隨著個體身心的準備狀態而有差異。效果律:反應與刺激的聯結,會因為反應後是否能獲得滿足的效果而有不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