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1.1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理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理學上指一種個人風格類型。此種類型的特質為以邏輯推理方式來觀察事情。不易顯露情感,不善同情,也不在意人際關係是否和諧。相對於感性而言。如:「理性的人雖似無情,但在法理的維護上立場比較穩。」
3.理智、冷靜。如:「遇到大事千萬要理性思考,沉著應對,切莫感情用事,壞了大局。」
理性別與社會性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別包括兩個層次的意涵:(1)生理性別;(2)社會性別 (1)生理性別(sex)生理性別即所謂的生物性別,是從生物學的角度區分兩性間先天的生理差異,來自於遺傳和生物的結果,大致上,人類在出生時,生理結構上即有明顯的差異,屬於一生物事實。註1例如:性染色體、外部的性器官及內部的生殖器官等,所為的性別判斷,就稱為生理性<...
理性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哲學思想,盛行於歐洲大陸文藝復興時期。強調個人的獨立思考,反對權威,主張凡事要用理性來判斷,而此種能力是天生的,並非來自於後天的學習。其主要的思想家有法國的笛卡兒、荷蘭的斯比諾莎、德國的萊布尼茲。
理性決策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性決策模式目錄1 由來2 過程3 此模式之優劣3.1 優點3.2 缺點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由來理性模式係由古典經濟學家所提倡,後來被公共政策學者所定義,認為一個理性模式應包含六種過程,在此六項過程中,強調人類是理性的動物,本著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再做決定,在收尋完善資訊過後,才會做出最妥當的決定。...
理性主義的教育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性主義的教育概念是理性主義者的知識見解在教育上的落實。哲學上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是從認識論的見地,主張人類的知識主要來源是理性而不是經驗。理性的狹隘意義,是指推理的能力。因此傾向於理性主義思想的教育學者,對於教育的看法不同於傾向經驗主義的教育家。具體地說,理性主義者承認需要應用理性來處理生活事務,傾向承認先驗理性的存在;也相信在人們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理性思考的活動勝過感覺、知覺。理性主義者反對由權威建立的知識;對於不合理性的宗教信仰敢於批判。理性主義者深信理性的可靠性,因此強調對既有知識的懷疑,進而運用理性思考以消除知識中的不確定判斷。理性主義學者多相信培育或發展個人的理...
理性情緒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性情緒治療是人格理論及心理治療方法的一種,為艾里斯(Albert Ellis)於一九五五年所創。
  艾氏基本假設是:引起人們情緒困擾及行為失常的原因,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人們的非理性信念。它屬於認知行為理論,強調認知在問題行為及情緒困擾形成的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地位。
  理性情緒治療簡稱理情治療(RET),也稱為ABC理論,A代表引發性事件,B代表個人的理性信念系統,C代表結果。艾里斯認為同樣一個事件(A),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往往所造成的結果(C)不盡相同,原因是每個人對事件的定義、解釋不同(B),若人們對事件的解釋是合理、切合實際的,則事情的結果也會合理;若...
韋伯的理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韋伯的理性化理論(一)目的:用於描述西方現代社會如何朝向理性化發展,就是如何被效率、可預測性、可計算性以及非人性技術的控制所支配,所謂理性化的模式就是科層制。(二)形式理性:行動者在受規則、規律以及龐大的社會結構的形塑時,尋找最理想的方式達成本身所欲求的目標。(三)重要性:形式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此治療取向是由Ellis於1950年所發展,其認為個體須為自己及其一生去全部責任,雖然會受到環境或生物因素影響,但是不應該受其控制;相反的,個體的思考歷程可以在這些因素及他們的情緒之間扮演調解者的角色。個體同時具有知覺、思考、感受與行為,所以可以學習控制其感受與行為。個體生而具有理性與非理...
理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質未發生化學變化就顯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熔點、沸點、比重、光澤、硬度、溶解度、導電係數等性質。
理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日常語言中,當個人或團體的行動、決定或態度具有充分的理由或是能夠圓成其說,則可說其行動、決定或態度具有「合理性」。與「合理性」相對的是「不合理性」(unreasonableness)。理由是否充分,除了就個別事件的因素而論外,還必須符合普偏的法則、規範或已有的標準,所持的理由須符合邏輯或文化價值體系的規準,故而強詞奪理的自以為有理並非合理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