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4.8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產生利潤、財富。《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韓非子.六反》:「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
2.有助於生存的利益。《墨子.節葬下》:「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猶尚有節。葬埋者,人之死利也。」
3.以本銀生利息。如:「他把錢放在銀行生利。」《歡喜冤家》第三回:「我有一親戚乃忠厚人家,我為說媒,待他出禮銀三十兩,竟將此銀交與我收,每月生利一兩二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益處。如:「私利」、「利益」、「福利」、「利令智昏」、「有利有弊」。
銳。如:「利劍」、「鋒利」、「銳利」。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紅利」、「利潤」、「連本帶利」。
方便、有好處。如:「便利」、「利人利己」、「損人不利己」。
吉祥、順利。如:「大吉大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厚多。《國語.晉語一》:「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括家長、同儕與社區),提供資訊讓家長了解教師的教學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協助學生學習的策略。5.告知學生利用自己的先備知識、經驗與技巧來進行學習,並使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式態相容適配。6.以真誠尊重差異,建立正向及支持的學習環境。7.重視每位學生的意見,籲勵學生自主決定,營造社會正義、民主及公平的教室氣氛。8.重視個人增能、正向自我效能、自我價值感與社會重建的信念。9.重視差異性與共同性。尊重個體不同的性別、種族、族群、宗教、價值、生理、心智能力,但也要引導學生致力於自由、平等及正義。10.相信教師的角色與責任是為每個學生提供...
重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觀念。其教學方法重視讓學生發現自己特定的興趣,要將國家、世界的目的與學生個人的目標關聯起來,幫助學生利用個人興趣去解決社會的問題。並利用社會社區的資源,與社區合作,實際參與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課堂上要利用師生團體討論、活動課程帶領學生省思、察覺社會的問題。課程教材非以學生興趣或學科知識為基礎;應以社會問題為中心,採活動方式進行。課程評鑑方式要由學生參與,協助選擇、管理和評估課程活動實施的結果。評鑑目的在了解學生社會意識的增長,或是對社會的參與、社區問題的改善。
放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史記.卷二四.樂書》:「放棄詩書,極意聲色,祖伊所以懼也。」《文明小史》第四○回:「生在地球上就該創立事業,不好放棄義務,總要想法子生利。」
編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序教學法(Programmed Instruction)又稱為循序自學法、計畫學習法,是將教材分析成一連串之細目,編成一連串之問答題或試題,然後指導學生利用細目書本、教學機或電腦進行自學之一種方法。目錄1 過程2 教材編序步驟3 優點與限制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過程編序教學法之過程可分為三步驟:提示教材、學生作答、核對正誤。1.提示教材:將編好的一連串教材細目,利用工具逐次提示出來,以供學生學習。2.學生作答:學生根據呈現之教材逐次作答,作答方式大致分為填充和選擇兩種。3.核對正誤:學生作答之後,可立即得到回饋。通常...
宣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疏導發洩。[例]輔導老師指導學生利用正當管道宣洩情緒。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崛險譎,不得《史》《漢》敘事法,故於風神處或少道逸。」(《唐宋八大家支鈔·論例》)章太炎說:「韓對死生利祿之念,刻刻不忘:登華山大哭,作《送窮文》,是真正的證據。」韓愈登華山,「度不可返,乃作遺書,發狂慟哭」,最後被華陰縣令救下。著作:《昌黎先生集》名句: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進學解》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師說》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