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甲骨文     
瀏覽人次:1790 收藏人次:278583
商代人占卜時刻於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清光緒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陸續發現,為中國有實物可證的最早文字。也稱為「卜辭」、「龜甲文字」、「契文」、「貞卜文字」、「殷契」、「殷墟卜辭」、「殷墟書契」、「殷墟文字」。
甲骨文中舞蹈史料     
瀏覽人次:96 收藏人次:0
古代舞蹈遺跡。甲骨文中舞蹈史料,意即從甲骨文中發現與舞蹈活動有關的資料,早在商代,人們用舞蹈活動表示對天神敬畏,如祈雨、降神等活動。這些舞蹈的特色是邊唱邊跳、載歌載舞、還不時地呼喊口號,上天也會呼應這個活動,降下甘霖,所以在當時經常舉行這類活動,由卜辭中的說明即可證明;除祈雨外,舞蹈活動亦用來祭祀上帝、先王、祖先、山川等儀式,而舉凡降神、祈雨等活動都算是《巫舞》的一種,在這些儀式,舞者會持道具而舞,道具如:羽、舞盾、伐鼓、舞勺等,這些珍貴的史料,對周代舞蹈型態有著重大影響。另外,在一些甲骨文中發現有人像戴面具而舞的魌字和狀似踩高蹺,推測當時已有驅鬼的儺舞和踩高蹺的舞蹈。牛美琪《舞蹈藝術叢刊〈對甲骨文中舞蹈的認識〉》1983。
    
瀏覽人次:21071 收藏人次:3415200
2.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瀏覽人次:16487 收藏人次:5358905
動物體內支撐其身體的支架總稱或其單獨部位。如:「骨骼」、「骨盤」、「脊椎骨」。
支持物體的架子。如:「傘骨」、「鋼骨」、「龍骨」、「扇骨」。
氣概、風度。如:「風骨」、「傲骨」。
骨肉:比喻血統關係最接近的人,像父子、兄弟等。如:「骨肉團圓」。
骨頭:比喻人的個性。如:「他是個硬骨頭,欺辱不得的。」
骨碌:滾轉的樣子。如:「電話鈴響,他一骨碌從床上坐了起來。」
    
瀏覽人次:11649 收藏人次:3595205
天干的第一位。
次序第一的。如:「甲等」、「甲級」、「甲班」。
軍人作戰時穿以護身的衣物。如:「盔甲」、「甲冑」。
堅硬的外殼。如:「龜甲」、「鱗甲」、「裝甲車」、「甲介動物」。
超過一般、居首位的。如:「富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
假定的代名詞。如:「某甲」、「甲地」。
動物手腳尖端所生的角質物。如:「指甲」、「腳趾甲」。
甲板:覆蓋在船艙上的平面鐵板或木板。
甲狀腺:內分泌腺之一。位於喉頭及氣管上端之兩側,所分泌之甲狀腺素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臺灣地區計算土地面積的單位。一甲有二千九百三十四坪,等於零點九七公頃。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83283 收藏人次:4858471
安陽小屯村),故又稱為殷,或殷商。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商朝的農業、手工業、文字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和甲骨文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4) 受:即商王「紂」。商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5) 暴殄天物:暴殄,不愛惜、任意糟蹋。天物,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殄,音ㄊ|ㄢˇ。
(6) 烝民:眾民、百姓。
(7) 逋逃:逃亡的罪人。逋,音ㄅㄨ。
(8) 淵...
六書     
瀏覽人次:18180 收藏人次:474339
類屬;工聲,表示「江」字所代表的詞語的音節與/工/音相近,而與「工」字所代表的詞語的意義無關,「工」甲骨文作工,像規矩(即工程用的工具)之形。河,從水,可聲(小篆以後),或作何聲(甲骨文);從水,表示「河」字所代表的詞語的意義乃是水的類屬;可聲或何聲,表示「河」字所代表的詞語的音節與/可/或/何/音相近,而與「可」字或「何」字所代表的詞語的意義無關,「可」及「何」甲骨文分別作...
    
瀏覽人次:10835 收藏人次:3650244
5.朝代名。約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建都亳(ㄅㄛˋ)(今河南省商丘縣),經多次遷移後,至盤庚時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傳至紂時被周武王所滅。農業、手工業、文字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和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惡貫滿盈     
瀏覽人次:8853 收藏人次:1281910
盤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商朝的農業、手工業、文字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和甲骨文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3) 厥:同「其」。
(4) 惟鈞:惟,是。鈞,大。〔參考資料〕 《左傳.宣公六年》秋,赤狄伐晉,圍懷,及邢丘。晉侯欲伐之,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貫,將可殪也。《周書》曰:『殪戎殷。』此類之謂也。」
易經     
瀏覽人次:6247 收藏人次:0
的說法 在近五十年,出現了新的《易經》歷史研究,西方和中國的學者根據商、周朝的占蔔用的獸骨和龜甲上的甲骨文,青銅器上的鐘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長沙的西漢馬王堆出土了將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紀的《易經》、《道德經》和其它書籍,是現存《易經》的最早版本,並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認為是孔子所著的〈繫辭傳〉上、下,但並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當代的學者懷疑周文王、孔子並非《易經》的作者,部分學者更認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學者比較過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易經》和周朝的鐘鼎文之後,認為《易經》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