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盡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忠誠。多指盡瘁國事或殉身國難。《左傳.宣公十二年》:「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三國演義》第二○回:「若非國戚,誰肯盡忠討賊?」
盡忠職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忠誠,堅守崗位。如:「他在工作崗位上盡忠職守,深獲上司的賞識。」
盡忠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忠誠報效國家。《北史.卷八三.文苑傳.顏之推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也作「精忠報國」。
竭智盡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獻最大的才智與忠誠。「智」文獻異文作「知」。《楚辭.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
盡忠竭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心力去為他人或國家做事。《魏書.卷六六.崔亮傳》:「常思同昇舉直,以報明主之恩,盡忠竭力,不為貽厥之累。」《醒世姻緣傳》第一六回:「所以凡百的事,真真是盡忠竭力,再沒有個不盡的心腸。」
報國盡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盡忠效力。如:「若人人能報國盡忠,國家強盛,指日可待。」《西遊記》第三九回:「我師父大發弘願,情欣意美,報國盡忠,蒙唐王賜與文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力。如:「竭盡」、「盡力」、「盡責」、「盡忠報國」、「盡人事聽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如:「盡忠職守」、「效忠」。《左傳.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盡、窮盡。如:「盡心竭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楚辭.屈原.卜居》:「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聖旨,殘害后妃,為亂宮中。至思宗即位,法辦二人,客氏於浣衣局被鞭笞至死。 (4) 魏忠賢:原名魏盡忠(西元1568∼1627)。少嗜賭,無力償債,遂入宮為太監。與熹宗乳母客氏私通,受熹宗寵信,掌東廠之事。權傾一時,干朝亂政,結黨營私,誣陷忠良。有不服者,俱遭殺黜,媚之者稱其九千歲。思宗即位,發其奸,訴其罪,忠賢行至阜城,自縊而死,詔磔其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