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9.28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蒯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楚漢時策士,范陽人,本名徹,生卒年不詳。韓信用其計定齊地;嘗通論戰國時說士權變,自序其說,共八十一首,號稱雋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敵」、「通航」、「通信」、「通車」、「通商」、「流通」、「互通有無」。
到達。如:「通往」、「條條大路通羅馬」。
全部、整個、都。如:「通宵」、「通通上去」、「通盤考量」。
明白、了解、懂得。如:「通曉」、「精通」、「通情達理」。
淵博。如:「通才」、「通人」。
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通」、「萬事通」。
報告、告知、傳達。如:「通報」、「通知」。
普遍的、共同的。如:「通病」、「通行」、「通性」、「通稱」、「通俗」。
量詞:A>用於計算文書、電訊數量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B>用於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莎草科藨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莖細長,莖三稜形,高四十至九十公分,基部具二至三枚葉鞘,最上方葉鞘著有葉片。長側枝聚繖花序近側生,輻射枝二至八根,小穗一至八枚簇生,褐色。叢生水邊或溼地,莖可製索、編蓆、造紙。也稱為「藨草」。
2.地名。春秋時周畿內地。故址在大陸地區河南洛陽縣西南。
3.姓。如漢代有蒯徹。
抓、搔。《西遊記》第六六回:「抓腸蒯腹,翻跟頭,豎蜻蜓,任他在裡面擺佈。」
(一)之又音。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通過、跨越。同「渡」。《史記.卷九四.田儋列傳》:「用蒯通計,度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唐.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是因為他正遭到厄運。沒多久之後,新朝就滅亡了。 「流離」的典源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後來「顛沛」和「流離」被合用成「顛沛流離」,用來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處流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插入。通「剚」。《漢書.卷四五.蒯通傳》:「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於公之腹者,畏秦法也。」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派武涉前去說服韓信,希望他能反漢聯楚,三分天下,但遭到韓信拒絕。韓信拒絕了項羽的提議後,他的謀士蒯通認為韓信功高震主,將來天下一旦平定,必有殺身之憂,便勸韓信道:「現在的天下大勢取決於將軍手中,將軍效忠漢王,則漢王獲勝;效忠楚王,則楚王獲勝。我願與將軍以肝膽互相照見,一片赤誠,貢獻我的所有智慧,只怕將軍不能信任我。今日項王一旦敗亡,漢王接下來所要對付的便是將軍。將軍不如保持中立,與兩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這樣一來,不但將軍可保全自身,天下百姓也可免於戰禍。」然而韓信感念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加上他自恃有功,認為劉邦不會對付自己,也拒絕了蒯通的提議。韓信雖深諳兵法,卻不懂政治,不像張良、蕭何懂...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我氣概威嚴,賜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俺一啖而盡,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推想、揣度。《國語.晉語一》:「君之使我,非歡也。抑欲測吾心也。」《漢書.卷四五.蒯通傳》:「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