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豈非     
瀏覽人次:830 收藏人次:0
難道不是。表示反詰的語氣。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
    
瀏覽人次:30448 收藏人次:1440208
難道、怎麼。表示反問、疑問。如:「豈敢」、「豈能」、「豈有此理」。
    
瀏覽人次:11838 收藏人次:4485685
不是。如:「非賣品」、「非親非故」、「答非所問」。
錯、過失。如:「是非」。
不善的。如:「為非作歹」。
認為不對。如:「非議」、「非難」。
不合於。如:「非法」、「非禮勿視」。
與「不」、「莫」連用,表必須、一定。如:「非去不可」、「非他莫屬」。
非洲的簡稱。
非非:離奇怪誕,不切實際之空想。如:「想入非非」。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81050 收藏人次:11339122
09.《鏡花緣》第七回:「今處士既未立功,又未立言,而又無善可立;一無根基,忽要求仙,豈非『緣木求魚』,枉自費力麼?」
動輒得咎     
瀏覽人次:62868 收藏人次:3270724
參考詞語︰動常得咎注音︰ㄉㄨㄥˋ ㄔㄤˊ ㄉㄜˊ ㄐ|ㄡˋ漢語拼音︰dòng cháng dé jiù釋義︰猶「動輒得咎」。見「動輒得咎」條。
01.宋.歐陽修〈與晏相公書〉:「豈非飄流之質愈遠而彌疏,孤拙之心易危而多畏?動常得咎,舉輒累人,故於退藏,非止自便。」 參考詞語︰動輒見咎注音︰ㄉㄨㄥˋ ㄓㄜˊ ㄐ|ㄢˋ ㄐ|ㄡˋ漢語拼音︰dòng zhé jiàn jiù釋義︰猶「動輒得咎」。見「動輒得咎」條。
01.明.卓發之〈與丁叔潛水部書〉其二:「而性與物忤,動輒見咎,鉛刀真不能一割,老驥真不堪先駑馬也。」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49712 收藏人次:2849640
07.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五齣:「小弟此去,敢不臥薪嘗膽?他日南還,共建大業,豈非至願乎!」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49433 收藏人次:2734363
03.明.方良永〈與學士豊五溪公〉書:「天佑執事,得全不貲之軀。執事亦以謫戍為幸,甘之如飴,豈非人臣之大節乎!」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47053 收藏人次:4881029
近義:欺世盜名,盜名竊譽反義:不求聞達,實至名歸辨似: 沽,音ㄍㄨ,謀取。不可寫作「估」。 「沽名釣譽」和「欺世盜名」都有用手段謀取讚譽、名聲的意思。 「沽名釣譽」側重於用盡手段或行為做作,刻意謀取好的名聲;「欺世盜名」則側重於用不正當的手段騙取好的名聲。 沽名釣譽 欺世盜名 辨似例句 ○ ㄨ 你縱然確實出錢幫了孤兒院,但如果藉此來宣傳自己,豈非難脫~的嫌疑? ㄨ ○ 一直到這幅真品畫作出土,眾人才知道這幅贗品的主人~。
鏡花水月     
瀏覽人次:45336 收藏人次:1817283
鏡中的花,水裡的月。比喻空幻不實在。《鏡花緣》第一回:「小仙看來即使所載竟是巾幗,設或無緣,不能一見,豈非『鏡花水月』,終虛所望麼?」也作「水月鏡花」、「水月鏡像」。
本末倒置     
瀏覽人次:36341 收藏人次:1812235
近義:背本趨末,捨本逐末,輕重倒置反義:正本溯源,按部就班,循序漸進辨似: 末,音ㄇㄛˋ,事物的細節。不可寫作「未」。 「本末倒置」及「輕重倒置」都有將事物主次弄反的意思。 「本末倒置」除用在事物輕重的錯置外,另可用於因果關係的錯置;「輕重倒置」則僅用於事物輕重的倒置。 本末倒置 輕重倒置 辨似例句 ○ ㄨ 分解因式若不先記公式,就一味去作習題,豈非~! ○ ○ 視工作為重而忽視身體健康,正是~的做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