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4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47~1920)美國發明家。由於對聲學有興趣,進而研究以電流傳聲的構想。於西元一八七六年發明電話,一九二二年獲美國第一個以電磁型傳話機的有線電話專利。
福祿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祿貝爾概述一、福祿貝爾,德國人,為幼稚園的創始者。生於德國的吐林根(Thuingian),生後九個月,母逝。父為牧師,無暇照顧,父娶後母,對福氏冷酷待遇,淒零孤獨。二、以花草為兒童;園丁為教師;花園為學校。主張「教育之道無他,為愛與榜樣而已」。三、於1837年,在布朗根堡設立一所幼兒學校,1840年改名為幼稚園,此為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園。四、幼稚園教育之三項基本原則(1) 順應幼兒自我發展:幼兒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跳躍,教育者應注重幼兒本性與需...
奧蘇貝爾(Ausubel)直接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奧蘇貝爾(Ausubel)直接教學(direct instruction)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Ausubel)以教師中心教學為其主張,包括兩大概念:針對教師應如何教,奧蘇貝爾認為以講解式教學為佳;而學生應如何學,澳蘇貝爾則提倡意義學習。(註1)講解式教學(expository teaching)係...
前言奧蘇貝爾提出意義學習理論,強調所學的事物必須對學習者具有意義,才能夠產生學習,並認為學習者的先備知識是意義學習產生的必要條件。奧蘇貝爾認為個體在學習新概念時,會用自己既有的先備知識來檢核新概念,試圖將它納入舊有的認知結構之中,進而同化成自己的知識。水平遷移是學習遷移的一種形式,學習遷移(transfer of learning),也稱為訓練遷移(transfer of training),學習遷移通常發生在要將在甲情境學習到的規則、事實或技巧...
福祿貝爾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一八一七年在卡伊爾霍創辦學校,力圖實現裴斯泰洛齊(J.H. Pestalozzi)的教育原則。一八三七年設幼兒學校於德國的布朗根堡(Blanckenburg),收三至七歲的幼兒,這段時間他孕育了「花園即學校,花草如幼兒,老師即為園丁」的思想。一八四○年正式將幼兒學校命名為「幼稚園」,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園。他曾寫〔母親遊戲與兒歌〕(Mother Play And Nursery Songs)一書做為幼兒學校的教材。
  和諧而統一的人格,具有充分發表的個人能力,良好的社會適應關係,以及培養具有知識與智慧的個人,是福...
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照瑞典化學家諾貝爾遺囑所設的獎項。以四千六百萬瑞典幣為基金,基金的利息分別獎勵國際上對於物理、化學、生理、醫學、經濟、文學和促進世界和平有重大貢獻的人。於每年十二月十日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頒贈。
貝爾實驗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為研究發展需要,於西元一九二○年成立的實驗室。以通訊有關的研究為主,亦有純粹的科學研究。目前全美有十多個貝爾實驗室,主要基地在紐澤西。重要發明有電話機、電晶體、光通訊元件等。
梅耶貝爾,賈寇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德國作曲家,生於柏林,卒於巴黎。自幼便顯露出超凡的音樂才華,後來跟隨柯萊曼悌(M. Clementic, 1752-1832)學習鋼琴並隨車爾特(F. Zelter, 1758-1832)學習作曲。1815年前往威尼斯專門研究歌劇,1826年定居巴黎研究法國文學、音樂和戲劇,1831年後發展出獨特的風格,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歌劇作曲家之一。他的歌劇風格非常注意劇情之張力,不受傳統的美學所局限。為了顯示角色情緒的變化,不惜採用奇突的聲音。他用聲音來刻劃個性,喜歡用大型的管弦樂和合唱,樂曲也用沉重的強拍帶出如舞蹈般的明顯節奏。與舞蹈有關的重要作品:芭蕾《魔鬼羅伯》(Robert le Dia...
貝爾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和貝爾電話公司(Bell Telphone Companies)未被分割以前的總稱。1984年1月1日美國聯邦法院命令AT&T分為23家公司後不用此稱呼。
伊薩貝爾個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伊薩貝爾是美國一個聾啞母親的私生女;伊薩貝爾出生後,母女二人被其家人鎖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關了六年半,一九三八年被人發現,才把她們放出來。
  伊薩貝爾被放出來時,不會說話,不知道玩玩具;她的語言測驗和非語言測驗的成績都是零分。幫助她復健的兩位醫師,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才使她發出一個簡單的聲音;兩個多月以後,才會說較完整的句子;九個月開始讀書和寫字,學習算術的加法,加到十的運算;三十個月(兩年半)後,她的智商測驗成績就很正常了。
  不過,跟伊薩貝爾一樣做復健的兒童,雖然不是沒有,但是有許多接受同樣治療的兒童,特別是發現時年齡較大的兒童,卻不能完全恢復。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