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36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誤。如:「他有什麼過錯?值得你這樣大聲斥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錯誤。[例]過錯、知過能改、勇於改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正確。與「對」相對。[例]錯字、錯誤、過錯
自怨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詞義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孟子》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 詞義埋怨自己做錯了是,並加改正。艾,通「刈」,割草,喻為改正過錯。 用法用以形容做錯事而自我悔恨。 相似詞悔恨交加/怨天尤人 相反詞無怨無尤 例句自從出獄以後,他終日自怨自艾,你應勸他才好。
曲高和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你的不好傳言,是不是因為你的言行舉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長言論,馬上就說:「請大王先寬恕我的過錯,讓我先講一段故事。」楚襄王答應了,於是宋玉便說道:「有一個外地的歌者來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下里、巴人這些通俗的歌曲,一開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數千人之多;後來他改唱陽阿、薤露等比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數百人;等到他唱起陽春、白雪這種高妙、優雅的歌曲,又夾雜著許多高難度的技巧,國中能夠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無幾了。這不是因為歌者唱得不好聽,而是因為曲子愈高雅,能夠跟著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樣的,那些批評我的人,不過是些平庸之輩,怎麼能夠欣賞、了解我的為人呢?」後來「曲高和寡」這句成語...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了過錯卻安然不以為羞恥。《明史.卷二二○.曾同亨傳》:「此中多闇修,非可概斥。即使陽假名義,視呈身進取、恬不知恥者,孰愈哉?」也作「恬然不恥」。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僧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人。早年跟從黃檗希運禪師出家,曾經三次向黃檗請教說:「什麼是佛法的大意?」結果三次都遭到棒打,於是認為「自恨障緣,不得深旨」,而向黃檗告辭,黃檗就指點他到高安灘頭請教大愚禪師。臨濟見到大愚後就告訴他三次發問三次被打的經過,並且問:「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大愚就說:「黃檗只是好心的想幫你領悟佛法大意,你怎麼反而在尋找自己有沒有過錯?」臨濟聽了當下立即開悟,也因為他是這樣悟出佛法的,所以他後來在鎮州建立臨濟禪院,創立了禪宗五大宗之一的臨濟宗,就以「棒」、「喝」的方式來啟發弟子開悟佛法。「喝」的施用是臨濟自創的,他開悟後回到黃檗的身邊,只要黃檗以棒打開示弟子時,他就在一旁...
投桃報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抑》辟1>爾為德,俾臧2>俾嘉。淑慎爾止3>,不愆4>于儀。不僭5>不賊,鮮不為則6>。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7>而角,實虹8>小子。 〔注解〕 (1) 辟:效法。 (2) 臧:善。 (3) 止:行為舉止。 (4) 愆:音ㄑ|ㄢ,過錯。 (5) 僭:音ㄐ|ㄢˋ,超越本分以行事。 (6) 則:法則。 (7) 童:尚未長角的羊。 (8) 虹:同「訌」,欺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錯。通「愆」。《荀子.正名》:「長夜漫兮,永思騫兮。」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過」,掩飾過失。語本《論語.子張》。「飾非」,遮掩過錯。語出《莊子.盜跖》。「文過飾非」指掩飾過失、錯誤。 △「諱疾忌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