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那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得、那裡有。宋.辛棄疾〈西江月.醉裡且貪歡笑〉詞:「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若有得一兩二兩贏餘,便也留著些做個根本,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餘?」
2.何以能夠。南朝宋.鮑照〈別鶴操〉詩:「心自有所懷,旁人那得知。」宋.朱熹〈觀書有感〉詩二首之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疑問。如:「他去那裡了?」唐.王建〈寒食行〉:「紙錢那得到黃泉?」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錦,彩飾的絲織品。錦上添花指在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上再繡上花朵。比喻美上加美,喜上加喜。《水滸傳》第一八回:「天幸得眾多豪傑到此,相扶相助,似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為此常言說道:『只有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只這兩句言話,道盡世人情態。」
雪中送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在人艱困危急之時,給予適時的援助。《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只有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也作「雪裡送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物體直立。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四上.釋詁》:「豎,立也。」《全唐詩.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國亡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這麼、如此。如:「許多」。宋.蘇軾〈次韻答文與可見寄〉詩:「世間那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宋.朱熹〈觀書有感〉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下里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楚國的民間通俗歌曲。《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後泛指通俗的文學藝術。多用來謙稱自己的作品。《歧路燈》第一○回:「譚、婁純正儒者,那得意于下里巴人。」也作「巴人調」、「巴人下里」、「東野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順從。《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釋義︰猶「目不識丁」。見「目不識丁」條。 01.宋.文天祥〈不睡〉詩:「只因知事翻成惱,未到放心那得眠;眼不識丁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參考詞語︰未識一丁注音︰ㄨㄟˋ ㄕˋ | ㄉ|ㄥ漢語拼音︰wèi shì yī dīng釋義︰即「目不識丁」。見「目不識丁」條。 01.《明史.卷一八○.王端列傳》:「文職有未識一丁,武階亦未挾一矢。」 參考詞語︰目不識字注音︰ㄇㄨˋ ㄅㄨˋ ㄕˋ ㄗˋ漢語拼音︰mù bù shì zì釋義︰即「目不識丁」。見「目不識丁」條。 01.清.顧炎武〈與友人論門人書〉:「矧納貲之例行,而目不識字者可為郡邑博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