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2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邪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當的言論、異說。《荀子.儒效》:「邪說畏之,眾人媿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把那抱別姓,借異種,這樣邪說疑我。」
異端邪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於正統思想的學說、主張。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第一道〉:「臣不意異端邪說惑誤陛下,至於如此。」《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孟子之功,在指出五性之端,使異端邪說,無從置喙。」也作「邪說異端」。
邪說異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於正統思想的學說、主張。如:「世亂則邪說異端橫行。」也作「異端邪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正當的。如:「邪念」、「邪心」、「邪惡」。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論〉:「闢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著白天來讀書。結果呢?只因抨擊異教邪說,排斥佛、老思想,便遭當權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力挽狂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阻遏、扭轉異端邪說的橫行。語本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後也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元.王惲〈挽李子陽〉詩二首之二:「筆端力挽狂瀾倒,袖裡親攜太華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又、再。[例]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孟子.滕文公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排除、駁斥。通「闢」。如:「辟除」、「辟謠」、「辟邪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駁斥、摒除。如:「闢謠」。《荀子.解蔽》:「是以闢耳目之欲,而遠蚊蝱之聲。」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闢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