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753 ms
共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酒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酒注滿的水池。形容古代權貴生活淫奢無度。《韓非子.喻老》:「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邱,臨酒池,紂遂以亡。」
|
酒池肉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用以形容酒肉之多。◎語本《史記.卷三.殷本紀》。後用「酒池肉林」比喻生活極端奢侈縱欲,毫無節制。
△「肉山酒海」
|
肉林酒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酒池肉林」。見「酒池肉林」條。01.《元史.卷一一五.裕宗列傳》:「古有肉林酒池,爾欲吾效之耶!」
|
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米、麥或水果等製成的飲料,因含酒精會使人喝醉。如:「米酒」、「烈酒」、「葡萄酒」。
|
引人入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時代是政治上的黑暗期。東漢末年,政治腐敗黑暗,各方豪強據地相爭,社會遭到嚴重的摧殘。到了三國魏正始年間,司馬氏與曹魏的爭權,再度形成一個恐怖的政治局面,士族名士無可避免的陷入這場鬥爭當中。身處如此黑暗的政治環境,每個人都有死生無常、禍福難測的無力感,導致了一種消極遁世的生命態度,於是縱情於酒池,用酩酊大醉換取短暫的逃避。王佛大,即王忱,亦為東晉名士之一。據《晉書.卷七五.王湛列傳》中所載,王忱在二十歲左右名聲就已經很大,他的舅舅范寧曾稱讚他說:「風流雋望,真後來之秀。」他亦自負不凡,恃氣傲物,性格放任曠達而不拘小節。但也正因他的不凡,更能體認到亂世中的無奈,所以與當時其他許多名士一樣,也是...
|
簞食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瓢,盛水的容器。 比喻過著清苦的生活。 出處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翻譯孔子說:顏回真賢德!一籃飯,一瓢水,在陋巷,每個人都受不了那窮困的愁悶,他卻不改他那自有的快樂。顏回真賢德! 近義粗茶淡飯 曲肱而枕 反義酒池肉林 食前方丈 造句有志氣的文人,寧可過著一直簞食瓢飲的生活,也不貪圖那不應得的錢財。
|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沉溺酒色,設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殺害許多直言進諫的忠臣,導致國勢危在旦夕。紂王的叔父比干,是當時的賢人,他看到紂王如此荒淫無道,十分痛心,便勸諫他力圖振作,遠離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紂王不聽,反而以賢人的心七竅皆通的傳說為藉口,要借比干之心來看看,便將比干處以挖心酷刑。孔子針對這段歷史,很感嘆地說:「紂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竅可通,比干就不會死了。」由此說明,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便是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後來「一竅不通」這句成語,就從《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中所載的孔子的這段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
炮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刑法。用燒紅的鐵器灼燙身體的酷刑。《荀子.議兵》:「紂刳比干,囚箕子,為炮烙刑。」《韓非子.喻老》:「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邱,臨酒池。」也作「炮格」。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