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1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非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但。《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非惟雨之,又潤澤之,非惟偏之,我汜布護之。」也作「非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如:「思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如:「非賣品」、「非親非故」、「答非所問」。
錯、過失。如:「是非」。
不善的。如:「為非作歹」。
認為不對。如:「非議」、「非難」。
不合於。如:「非法」、「非禮勿視」。
與「不」、「莫」連用,表必須、一定。如:「非去不可」、「非他莫屬」。
非洲的簡稱。
非非:離奇怪誕,不切實際之空想。如:「想入非非」。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而且。《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史.卷一八一.劉健列傳》:「即位詔書,天下延頸,而朝令夕改,迄無寧日。百官庶府,仿效成風,非惟廢格不行,抑且變易殆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戰勝、攻破。如:「克敵」、「攻無不克」。《左傳.莊公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然操遂能克紹,非惟天時,抑亦人謀。」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容其贊述,所論次者,詁經之說而已。自漢京以後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其初專門授受,遞稟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夫漢學具有根柢,講學者以淺陋輕之,不足服漢儒也。宋學具有精微,讀書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十三經不過65萬字南宋鄭耕老統計如下:《周易》,二萬四千二百零七字。《尚書》,今古文合二萬五...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分之任,無令致有橫侈之權,則朝廷無將來後悔之患,本人無阿合馬喪家之禍。君父臣子之間,上下兩全其美,非惟國家之幸,實亦本人之大幸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參考資料〕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據《元曲選》引)司徒,我三五日間成其大事,則少這麼一個好夫人。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其美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等、匹敵。如:「抗衡」、「分庭抗禮」。《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下》:「榮鏡宇宙,尊無與抗。」唐.章懷太子.注:「抗,猶敵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