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53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向是一種心理傾向,是指當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忽略情境中的客觀條件,而以其主觀的經驗與習慣方式去處理問題。心向是經長期學習而得的經驗累積。在過去的經驗中,個體多次以某種方式解決某類的問題;當再面對類似問題時,會因為此經驗的累積,就不再思考此經驗以外的解決方式。因此心向會使個人缺乏創新的解決方式。個人的主觀經驗與習慣方式,在許多情境下會自動化地協助個人解決問題;但有時卻忽略客觀條件的改變,仍然守著舊有的經驗與習慣,無法有效的思考。此時心向將成為累贅而阻礙問題的解決。在心向方面研究較多的有: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及習慣的定向(habitual set)。
心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心所擁護或反對的。《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傳七.魏了翁傳》:「入奏,極言事變倚伏,人心向背,疆埸安危,鄰寇動靜。」《元史.卷一三八.燕鐵木兒傳》:「人心向背之機,間不容髮,一或失之,噬臍無及。」
反應心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應心向是會影響測驗結果的受試者作答心態,反應心向的種類很多。例如,某些人對是非題的答案,總是傾向於答「是」,這稱為默從(acquiescence)。最常見的反應心向是「社會期望性」,即受試者依社會所期望的行為方式作答。如「我常幫助殘障者和老人。」「即使被別人責罵,我也能心平氣和。」等問題,受試者可能不是依照自己真正的行為或感受去回答,而是根據社會所接受或期望的方式去回答。例如在應徵工作或入學時,有些人在人格測驗上很可能盡力去表現自己有誠實、樂觀、進取、勤勞、合群等社會所讚許的特質。而實際上,這些並非其真正的人格特質。另外,有一種反應心向稱為偏離(deviation),受試者偏向於給一些不...
學習心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心向是指個體在學習過程,對某些材料或刺激產生特別注意的傾向。學習心向代表個人對材料或刺激物的特徵在知覺上或認知上產生預備狀態,甚至在刺激未呈現之前即已準備做反應或期待。因此,學習心向是個人經學習而累積的習慣傾向。個人在學習之前,具有學習心向,將會提高學習效率。
  在哈羅(H.F. Harrow)的學習心向實驗裡,猩猩必須學習自兩個容器中選擇一個容器,以便得到花生或葡萄等酬賞。其中一個容器經常放有增強物,另一個則沒有。放增強物的容器有時放在左邊,有時放在右邊,容器的大小、形狀、顏色也各有變化。哈羅發現,猩猩在很多次嘗試之後,終於學會解決問題,即如果第一次選錯了,猩猩便知道趕快...
心向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範轉移下的一種觀念及態度改變的過程。由羅馬俱樂部於1970年代所著的「成長的極限」至1990年代Brundtland委員會報告皆一再強調:解決全球環境問題不是靠科技而是社會轉型。因此,心向轉變有助於離開「環境文盲」的情況,而邁向「環境友善人格」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記.卷一二○.汲黯傳》:「上方向儒術,尊公孫弘。」《新唐書.卷一九七.循吏傳.賈敦頤傳》:「咸亨初,敦實為洛州長史,亦寬惠,人心懷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穴中布置竟如同夢裡所見的大槐安國一般。自此他從這個夢,領悟到榮華富貴的虛浮,和人世的變化無常。從此一心向道。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南柯一夢」,用來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茅塞頓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茅塞」是指山徑少人走,叢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在這章中,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為學不能專心有恆,那就會像山間的小路一樣,常常走動,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時間沒有人走,茅草就會阻塞山路。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不修,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勉勵高子要恆心向學,德業才可精進。「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經被茅草塞住了,後來「茅塞」一語就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頓開」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為受了指點,突然間想通了。所以「茅塞頓開」一語就可以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語出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漢書‧遊俠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故事 有一次,秦昭王邀請孟嘗君訪問秦都咸陽。昭王慕其名,想拜他為相。有人反對,說他是齊國的王侯,怎肯心向秦國,勸昭王把他殺掉。孟嘗君很著急,趕緊託人去向秦昭王的寵妃燕姬求救。燕姬提出條件,要孟嘗君送他一件貴重的禮物,而且指定要一件狐白裘。可是孟嘗君僅有的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白裘,已經先送給昭王了,怎辦呢!這時,隨行的門客中有個善於偷東西的人,像狗一般的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