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9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完成整篇文章。《文選.曹植.贈徐幹詩》:「慷慨有悲心,興文自成篇。」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二.詞曲部.音律》:「予襁褓識字,總角成篇。」
2.全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揚雄之誄元后,文實煩穢,沙麓撮其要,而摯疑成篇。」
下筆成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揮筆即寫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文選.曹植.王仲宣誄》:「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也作「下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達到預定目標。與「敗」相對。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變為。如:「點石成金」、「他成了大忙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指人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階段。如:「成熟」、「成人」、「成蟲」。
可以。如:「這樣子做也成。」、「我不會同意你去做這事,不成就是不成。」
既有的、既定的。如:「成規」、「成見」「成語」、「一成不變」。
整個、全部的。如:「成天」、「成年累月」。
促成。如:「成全」、「玉成」、「君子有成人之美」。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
構成整體的。如:「成分」、「成員」。
成果。如:「坐享其成」、「守成不易」。
已做好的。如:「成品」、「成衣」、「成藥」。
量詞。用於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尾完整的文章。如:「篇章」、「詩篇」、「千篇一律」、「憤而成篇」。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念。後避居福州,黃巢陷閩,欲用朴,朴不從,遂為黃巢所殺。朴為詩極盡雕琢,當時詩家稱「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 (4)釣臺:山名。地約當在今福建省閩侯縣南。 (5)甌、閩:地名。甌,地約當今浙江省永嘉縣。閩,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頻:即李頻,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睦州壽昌人,累遷至都官員外郎,僖宗時為建州刺史。 (7)方處士干:即處士方干,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再接再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接再厲」原作「再接再礪」。聯句是舊時作詩方式之一,由兩人或多人輪流各作一句詩,相聯成篇,多用於上層飲宴或朋友間的酬答,是文人雅士的風雅之舉。相傳起於漢武帝與群臣所賦的〈柏梁臺〉詩。這首〈鬥雞聯句〉是由韓愈和孟郊合力完成,描述兩隻雞相鬥時的情景。其中「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兩句,是說當雞鬥到筋疲力竭時,朝牠噴一點水就會清醒過來,再度接戰前都會再次將嘴磨利,然後奮戰不已。「再接再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勇往直前,不因挫折而懈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蒐錄後整理。如:「編輯」、「比輯舊聞,憤而成篇。」《漢書.卷三○.藝文志》:「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篹,故謂之《論語》。」
胸無點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2>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3>,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吳子良《林下偶談.卷一.飲墨》。 (2) 勃:王勃(西元650∼675),字子安,唐龍門人。曾任沛王府修撰,為初唐四傑之一。屬文綺麗,構思無滯,詞情英邁,所作〈滕王閣序〉,為世所稱。 (3) 酣飲:暢飲。酣,音ㄏㄢ,暢快、盡興。〔參考資料〕 宋.吳子良《林下偶談.卷一.飲墨》俚俗謂不能文者為胸中無墨,蓋亦有據。《通典》載:「北齊策秀才,書有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東坡〈監試呈諸試官〉云:「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山...
波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文章氣勢壯闊。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文章曹植波瀾闊,服食劉安德業尊。」唐.方干〈越中逢孫百篇〉詩:「上才乘酒到山陰,日日成篇字字金;鏡水周迴千萬頃,波瀾倒瀉入君心。」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賀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才氣極高,七歲能作詩,十五歲便成名,並以〈雁門太守行〉得到了韓愈的賞識。李賀的創作方式也十分特別,據說他寫詩從不先命詩題,每與友人出遊,便命奴僕背著錦囊騎驢跟隨,靈感一來,他便趕緊寫下,投在囊中,等回家後再整理成篇。李賀雖然詩譽日隆,但仕途上卻不甚順遂。二十歲時應禮部試時受到排擠,其他考生認為他的父親名晉肅,應當避諱(「晉」、「進」二字同音),不得參加進士考試。韓愈雖然為他作〈諱辯〉力爭,但李賀再也沒有應試。後來他作了張徹的幕僚,二十六歲返鄉,二十七歲便以英年早逝,留下詩作二百餘首。李賀的詩作內容深邃,種類繁多,以想像力豐富著稱,擅於鍛練字句,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後世稱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