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彼此契合,互知心意。《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我在你家三十年,是你令先尊一個知心的朋友。」
2.知己的朋友。唐.李嘉祐〈留別毘陵諸公〉詩:「知心從此別,相憶鬢毛斑。」《五燈會元.卷一五.雲蓋繼鵬禪師》:「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僅看到人的表面,不能洞察人的真心。指對人難以真正了解。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無二心呵,他怎生背了劉武周,投降了俺來。」《紅樓夢》第一一回:「這纔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裡有這樣禽獸的人呢?」
知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奈瑟(Ulric Neisser)對「認知」(Cognition)所下的定義為:「認知是指感覺輸入的轉換、縮減、精緻化、貯存、恢復以及使用等所有的歷程。」因此認知心理學在研究個人如何獲得生活裡的各種訊息,以及這些訊息如何被表徵、貯存、提取使用。凡是涉及與認知有關的內在心理活動、從感覺到知覺,從注意、記憶、圖樣的識別、知識的表徵、概念的形成、思維推理的運作、語言的表達、問題解決,到閱讀理解構思寫作等,都是認知心理學重要的研究主題。
  由方法論來看,認知心理學所研究的主題都是內在的認知活動,是一種內隱的歷程,相當複雜而且不易研究。因此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中,需要更多的研究法來配合,如...
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慨朋友雖多,真正知心的卻沒有幾個。《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玉翁,自古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我們今日且喫酒,那些舊話,也不必談他罷了!」
布魯納(Jerome S. Bruner)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發展於美國60年代,當時蘇俄率先發射「史波尼克號」人造衛星,震驚美國社會。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被批判促使學生被動學習,接受零散破碎知識,不能發展學生主動思維、靈機應變。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論逐漸興起。布魯納認為教學在安排有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想要探索情境;並維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探索導向正確方向。強調知識結構的重要,學科重要的原理原則就是知識結構。結構化的知識使兒童易於把握事物間的關聯性,因而產生學習的類化作用。教師可將教材...
比喻人心難測。
知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切體貼的話。《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彭三先生把我邀在書房裡說了半天的知心話。」
知心著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意相合,相互關心。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那倉公扁鵲成何濟,也無過草樹根皮,怎比得玉天仙知心著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等我團熟了他,牽與師父,包你像意。老和尚道:『這才是知心著意的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