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50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稍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為識字。與「不識之無」同源。見「不識之無」條。01.清.沈復《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微,指數量少、程度淺、時間短。如:「稍微」、「稍息」、「稍後」、「稍許」、「請稍候」、「稍等一下」、「他的燒稍退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字與無字,指極淺易的字。參見「不識之無」條。《聊齋志異.卷八.醫術》:「張曰:『我僅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
不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可迴避。但兒粗識之無,不通文藝。於鷲峰寺前,逢舊好張質夫強與俱來,詩則質夫口占也。」 參考詞語︰稍識之無注音︰ㄕㄠ ㄕˋ ㄓ ㄨˊ漢語拼音︰shāo shì zhī wú釋義︰略為識字。與「不識之無」同源。見「不識之無」條。 01.清.沈復《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 參考詞語︰僅識之無注音︰ㄐ|ㄣˇ ㄕˋ ㄓ ㄨˊ漢語拼音︰jǐn shì zhī wú釋義︰識字不多。與「不識之無」同源。見「不識之無」條。 01.《聊齋志異.卷八.醫術》:「相之曰:『子當以術業富。』張曰:『宜何從?』又顧之,曰:『醫可也。』張曰:『我僅識之無耳!烏能...
略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之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到自己六、七個月大時,即能辨別「之」、「無」二字。後世便以「之」、「無」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如:「略識之無」、「粗識之無」、「稍識之無」、「僅識之無」等,都指識字不多,學問不高之意,而「不識之無」則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僅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之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到自己六、七個月大時,即能辨別「之」、「無」二字。後世便以「之」、「無」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如:「略識之無」、「粗識之無」、「稍識之無」、「僅識之無」等,都指識字不多,學問不高之意,而「不識之無」則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失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去就學的機會。唐.杜甫〈屏跡〉詩三首之二:「失學從兒懶,長貧任婦愁。」《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