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經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過一年或若干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充卒,李郭女各欲令其母合葬,經年不決。」唐.王維〈送平澹然判官〉詩:「翰海經年別,交河出寒流。」
2.形容時間長久。唐.白居易〈慈烏夜啼〉詩:「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取其汁灑衣服及萬木花卉屋宇間,經年香氣不歇。」
經年累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很長的時間。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三七齣:「千山萬水,經年累月,好是懸懸。當此寒天,俺姐妹念彼征人,共作寒衣一件。」也作「累月經年」。
累月經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長久的時間。《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頭似太山,三江難滿。無聞漿水之名,累月經年,受飢羸之苦。」也作「經年累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歷、過。如:「身經百戰」、「飽經憂患」、「經年累月」。唐.李商隱〈籌筆驛〉詩:「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繞行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如:「新年」、「去年」、「歲末年終」。
年節,新年。如:「過年」、「拜年」。
有關年節的用品。如:「年糕」、「年貨」、「年畫」。
每一年的。如:「年薪」、「年會」、「年息」。
歲數。如:「年齡」、「年紀」、「年輕」、「年高德劭」、「忘年之交」。
人生所經歷的某個時期。如:「童年」、「壯年」、「老年」、「青少年」。
時間、光陰。如:「年華」、「年久失修」。
時代、時期。如:「年代」、「康熙年間」、「民國初年」。
一年之中農作物的收成。如:「年成」、「豐年」。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項工程花了四年半才完工。」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不失敗的。這就是俗話所說:『眾心成城,眾口鑠金』的道理啊!」但是景王不接納州鳩的勸諫,反而認為他已經年老了,什麼都不知道。隔年,周景王駕崩,之後再也沒有人說大鐘的聲音好聽。後來「眾口鑠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而在漢朝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逸文中,另有一個關於「眾口鑠金」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商人拿了一塊純金求售,可是所有的客人都說這塊金子不純,商人為了證明金子是純的,就把金子放到火裡鍛燒,因為「真金不怕火鍊」,來證明他所賣的金子的確是純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屢次、連續。如:「累次」、「經年累月」。《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夸父逐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力就不支,當場倒地而死,他手上原本拿著的桃木杖,也掉落在一旁。一段時日後,據說夸父上的脂肪和骨、肉經年累月的浸泡、滋潤著那枝桃木杖,桃木杖後來竟然長成一片桃木林,號稱「鄧林」,據說有數千里寬。 補充(1)相似詞: 班門弄斧、蚍蜉撼樹(2)反異詞:量力而為、妄自菲薄 例句他想在一天內登上聖母峰,真是夸父逐日,不自量力。 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110,金安文教機構
驚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說2 發音3 夾鐘之音4 性質5 驚蟄神6 與「驚蟄」有關的俗諺7 關鍵字8 參考文獻 概說陽曆約在三月(農曆二月),以動物生態命名,意指石縫或土裡的動物昆蟲因春雷而驚醒。經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依太陽投射於晷針上影子的消長,及觀察氣象的變化,歷經經年累月、長久的精密推算,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第三個節氣為「驚蟄」。 發音在元宵燈謎中有題「蜘蛛爬竹竿」,謎底是「驚蟄」,理由為蜘蛛沿著竹竿事必直走,因此事「走直」,而「驚蟄」的台語發音恰如「走直」的台語發音一樣,因此得題。 夾鐘之音中國古代用八卦中十二辟...
氣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起出。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軍還,議者以軍未臨敵,不斷功賞,然聞堅數卓三罪,勸溫斬之,無不歎息。 〔注解〕 (1) 卓:董卓(?∼西元192),字仲穎,漢臨洮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宦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