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8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陳述。《文選.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即疑浮相譖,何不詣闕自陳。」《文選.應璩.百一詩》:「避席跪自陳,賤子實空虛。」
自陳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特點3 編製方法4 種類5 優缺點 定義自陳量表法多以自我報告的形式出現,即對擬測量的個性特征編製若幹測題(陳述句),被試者逐項給出書面答案,依據其答案來衡量評價某項個性特征,是心理測試中最常用的是一種自我評定問卷方法。自陳量表法不僅可以測量外顯行為(如態度傾向、職業興趣、同情心等),同時也可以測量自我對環境的感受(如欲望的壓抑、內心衝突、工作動機等)。 特點自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設、排列。如:「陳列」、「陳設」、「五味雜陳」。
述說。如:「陳情」、「陳述」、「面陳」、「鋪陳事理」。
舊的、年代久遠的。如:「陳跡」、「陳舊」、「陳年舊事」、「陳腔濫調」、「推陳出新」。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敕,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六年春,異1>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2>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4>。」既罷,使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詔曰:「倉卒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 〔注解〕 (1) 異:馮異(?∼西元34),字公孫,漢潁川人。西漢末為王莽拒漢,後歸光武為主簿,助其平定天下有功,拜為孟津將軍...
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燕策三》1>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荊軻2>奉3>樊於期4>頭函5>,而秦武陽6>奉地圖匣,以次進7>至陛8>下。秦武陽色變振恐9>,群臣怪之,荊軻顧笑10>武陽,前為謝11>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12>,願大王少假借13>之,使畢使14>於前。」秦王15>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惴惴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王惲〈睢州儀封縣創建廟學記〉:「後為風雨攸壞,癸亥秋,裴滿君自陳留令來尹斯邑,既告謁,顧清廟如是,惴惴不少安。」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誠...
批判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基礎,而是在自然、社會與自我三個生活面向中顯現出來。(陳嘉陽,2012)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引自陳心怡,2001)一、 馬克思‧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一) 為法蘭克福學派制定了三項重要工作:1、把科技整合計畫運用到個人與社會關係的需要。2、必須拒絕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而代之以馬克思更深入、更透徹的認識。3、提出一項變遷的社會,以解釋聯結意識、文化、經濟和社會的關係,並促成其再製與轉化。(二) 霍克海默的思想發展其哲學和社會批判理論,有以下兩條主軸:1、 批判性研究現實的社會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陳述、告訴。如:「啟稟」、「啟奏」。《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唐.元稹《鶯鶯傳》:「是用托短章,願自陳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