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22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需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必定要有、應該要有。如:「你無法完全了解他到底需要什麼東西。」「出門在外,最需要朋友的幫忙。」
2.對事物的欲望或需求。如:「當我們飢渴時需要溫飽,孤獨、寂寞時需要關懷。」
需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必要。如:「有些事你可以自己決定,不需要來問我。」
石灰需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使田間土壤的pH增加至某一定值所需要施用的農用石灰量或其他石灰物質的當量。石灰需要量常以每公頃耕犁層土壤重量所需添加之石灰量表示。若土壤石灰需要量為0.2275克CaCO3/100克土壤,假設每公頃耕犁層土壤重量為200萬公斤,則換算成每公頃農地的理論石灰需要量為4550公斤。
需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需要、沒有必要。例:恁打爽!無需要个東西買到一千擔。(真浪費!不需要的東西買一大堆。)
需要-壓力架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需要-壓力」架構認為:組織成員的行為可視為個人的心理需求與組織的環境壓力兩者交互影響的結果。因此,要了解組織中個人與團體的行為,須從他們與環境壓力交互作用的架構中去探討,始能獲得真像。
  「需要-壓力」架構係史騰(George G. Stern)和司丹霍夫(Carl Steinhoff)於一九六○年代所發展出來的。該架構可溯源於勒溫學派(Lewinian School)之觀點以及莫瑞(Henry A. Murray)的「需要壓力」概念。勒溫學派認為人類行為可視為個人內在力量(如驅力)和外在力量(如社會規範)交互作用的結果,亦即行為乃是人格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函數。莫瑞更進一步解釋...
習得需要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得需要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麥克理蘭(David C. McClelland)所提出的。他認為人類多數的心理需要係源於文化學習,其中三種是「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權力需要」(need for power)和「情感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成就需要是指個人對於自己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不但願意去做,而且力求完美的一種內在驅力。權力需要是指一個人希望能對他人發揮影響力,把工作做好的一種內在驅力。情感需要是指一個人盼望能和他人維持親密關係,獲致他人友誼的一種內在驅力。
  根據麥克理蘭和彭漢(D.H. Burnham)的看...
教育需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需要是人存在時的客觀需要性,無論是外在的教育功能或內在的教育功能皆然,如照顧、陶冶、引導等;主觀的需要性則是自我照顧、自我陶冶、自我引導等。
  德國文化學派教育家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認為教育之所以需要,是因為教育是一種「喚醒」的工作,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喚醒」,「喚醒」、「引導」、「發掘」三者成為教育的三種功能,而這三種功能是教育上所需要的功能。
  德國教育人類學者饒特(Heinrich Roth)也非常重視教育需要的,他從教育人類學的觀點看教育需要,認為教育需要在於促進青少年學習,透過有計畫的學習與訓練,才能為他們帶來成就。所以教育必須...
石膏需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減少定量土壤中可交換性鈉量,使之達到無害的水準所需要的石膏量或石膏當量。鹼土(土壤中含高量可溶性鈉鹽)中加入相當量石膏(硫酸鈣)後,導致鹼土中的交換性鈉與硫酸鈣反應而形成中性的硫酸鈉,而減少鹼土中過量鈉鹽,藉此改良鹼土。
被動的教育需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動的教育需要性是以「可教性」為主,因為人有可教育性,有接受教育的心理準備,其認知、潛能等有待發掘。
  基於以上的論點,被動的教育需要性必須基於下列兩個條件:
  1.以教育者為被動:當被教育者有所要求時,教育者才施予教育,也就是被教有意願接受教育,教育者才予以教育;另一種情形是被教育者行為有偏差,需要教育者指導。
  2.外在的決定:社會、法令等規定教育者有從事教育工作的職責。在這種情形下,教育者就不是因人的要求而實施教育,而是依事的規定而實施教育。也就是說,為了完成其職責,被動的施行教育。
  被動的教育需要性之所以實現,是因為被教育者有主動受...
主動的教育需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動的教育需要性是,因為教育者相信人有能力,可以教育,把握其認知、影響、實際要素,然後施行教育。
  基於以上的論點,主動的教育需要性必須基於下列兩個條件:
1.以教育者為主動:當被教育者的能力適於接受某種教育時,教育者主動地教育他,也就是教育者不待被教育者之要求,而主動教育。2.基於關心與幫助的立場:教育者本著自己的良知或職責,為促進被教育者的發展,以其所知或所能去關心與幫助被教育者。主動的教育需要性之所以實現,除了教育者的主動外,被教育者也要配合,即他也準備去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