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伏伺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fú s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ú sì
解釋:
1.暗中窺探。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葉令祠》:「言其臨至時,常有雙鳧從南飛來。因伏伺,見鳧舉羅,但得一雙舄耳。」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八.姑妄聽之四》:「有黑狐夜夜拜月,人多見之。是家一子好弋獵,潛往伏伺,彀弩中其股。噭然長號。」
2.服侍、侍候。《儒林外史》第四○回:「看見父親病重,他衣不解帶,伏伺十餘日,眼見得是不濟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伏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