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近似分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ximate Analysi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近似分析為垃圾化學性質分析方法之一,又稱為「三成分分析」,包括水分、灰分及可燃分。目的在瞭解垃圾之水分、可燃分及灰分之含量,為質量平衡計算中最基本之資料。垃圾中水分可分為化合水、結晶水及吸附水等,其測定方法,乃將廢棄物在105±1℃溫度下烘乾2小時後,所失去之水分量。灰份則分成純灰分和焚化殘渣等,其分析方法,乃將廢棄物在1小時內加熱至500℃,且續加熱至800℃,於800℃溫度下持續加熱2小時,最後剩量即為灰份;可燃分中含有揮發性物質及固定碳,揮發性物質其測定方法,乃將定量樣品置於無氧燃燒室加熱 (600±20℃)7分鐘所散失之量,而固定碳係除去水份、揮發性物質及灰份之可燃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近似分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