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吸收體、吸收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bsorber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I、為特殊目的而用以吸收輻射的材料,用途有(1)測定某輻射的特性,(2)為安全處理、貯存之減低輻射強度的屏障,或(3)除去複雜射源中某特定成份。
  校準用吸收體常製成金屬碟狀,以配合輻射偵檢儀器探頭,達到最佳量測效果。評量吸收體效能的單位,有等值鋁厚度(aluminum equivalent,具相等輻射衰減力鋁厚度的材料)、什一值厚度(tenth-value layer, tenth thickness, TVL,能將曝露率減至十分之一的吸收體厚度)、半值厚度(half-value layer, HVL)、混凝土等值厚度(concrete equivalent,在同一狀況下,與該吸收體具相等輻射衰減力的混凝土厚度)、等值鉛厚度(lead equivalent,在同一狀況下,與該吸收體具相等輻射衰減力的鉛厚度)。
  II、在核反應爐設計中,硼、鎘、鎵等中子吸收劑,以反應棒(固相)或加入冷卻劑(液相)中等形式,可用以吸收過多中子,進而減緩並控制反應功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吸收體、吸收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