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斥退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ì tu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斥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ì tuì |
解釋:
1.革退、免職。漢.王充《論衡.定賢》:「准主而說,適時而行,無廷逆之卻,則無斥退之患。」《後漢書.卷二六.伏湛傳》:「微過斥退,久不復用,有識所惜,儒士痛心,臣竊傷之。」 2.喝令退出。《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向縣裡說了,誣那田主虐待佃戶,收人家一倍半的租糧,縣裡聽了一面之詞,將田主著實訓飭一頓,斥退不理,倒把那些佃戶放了。」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斥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