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拉縴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lā qià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ā qiàn
解釋:
  1. 在河的兩岸,用繩子拉船前進。
    【例】在長江三峽,常可看到拉縴前進的船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拉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ā qiàn
解釋:
1.在河的兩岸,用繩子拉船前進。中國西南部一帶的河川水勢多湍急,故由下游往上游行船時,常採用此種方式。如:「因為興建水壩,在長江三峽,拉縴已成為歷史鏡頭。」
2.拉攏、撮合。《紅樓夢》第九一回:「罷喲!人家倒替奶奶拉縴,奶奶倒往我們說這個話咧!」也作「拉牽」、「拉線」。
3.走後門、行賄。如:「有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違法拉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拉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