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牛頓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niú dù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ú dùn
解釋:
  1. 人名。(Sir Isaac Newton,西元1642∼1727)英國大科學家。在數學上發明二項式定理、微分法及積分法。在物理學上發現萬有引力原理和運動三定律。在光學和天文學方面也都很有貢獻。
  2. 量詞。以每秒間使一公斤物體的速度增加一每秒米所需之力,定為一牛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牛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ú dùn
解釋:
1.人名。(Sir Isaac Newton,西元1642~1727)英國大科學家。在數學上,發明二項定理、微分法及積分法。在物理學上,發現萬有引力原理,又發現運動三定律,即慣性定律、反作用定律及運動定律。在光學及天文學方面,也有頗多重要貢獻。
2.量詞。計算力的單位。為英語newton的音譯。使質量一公斤物體,每秒增加一公尺/秒的速度所需之力,定為一牛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牛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