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牛奶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Lampropeltis triangulum (Lacepede, 1788)
形態:
小型蛇,體為細長的圓柱型頸部不明顯,體色變異極大目前區分為20餘個亞種。大多數的牛奶蛇均具有紅、白、黑色之環紋,環紋之寬度則有所變異。牛奶蛇身上鮮豔且對比明顯的紅、白、黑環紋,除了具有警戒色的作用外,可能也具有讓掠食者誤認為是劇毒珊瑚蛇的擬態作用。
分布:
北美洲至南美洲北部。
生態習性:
由於分布極廣,有20餘個亞種,因而棲地極為多樣,從沙漠到雨林均有分布,以爬蟲類與小型哺乳類為食。卵生,產卵數約10餘枚。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科:
黃頜蛇科(Family Colubr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牛奶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