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憁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ㄒㄧㄣ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zǒ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ǒng
解釋:
參見「悾憁」、「憁恫」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ㄗㄨㄥˇ

1. 「悾憁」:窮困不得志。亦作「倥傯」。

2. 「憁恫」:

⑴ 莽撞無知。《集韻.去聲.送韻》:「憁,愡(憁)恫,……一曰:『無知皃(貌)。』」《晉書.卷五九.列傳.齊王冏》:「張偉憁恫,擁停詔可;葛旟小豎,維持國命。」

⑵ 不得志。《龍龕手鑑.心部》:「𢛌(憁)恫,不得志皃(貌)。」《玉篇.心部》:「憁,愡(憁)恫,不得志也。」清.黃景仁〈對月詠懷〉詩:「飄蕭舞袖動中宿,憁恫酒悲生半酣。」

㈡ㄘㄨㄥˋ,ㄗㄨㄥˇ之又音。

注音: ㈠ㄗㄨㄥˇ ㈡(又音)ㄘㄨ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