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屈曲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qū q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ū qū
解釋:
1.彎曲的樣子。唐.李白〈古風詩〉五十九首之二十三:「人心若波瀾,世路有屈曲。」
2.事情的原委始末。《三國志.卷三十七.吳書.法正傳》:「斯乃大略,其外較耳,其餘屈曲,難以辭極也。」
3.委屈、遷就。《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諸葛謹傳》:「其所以務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屈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迂曲 相反詞 伸展、正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