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席帽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xí m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 mào
解釋:
用藤草編織成的帽子。形似氈笠,四緣垂下,可蔽日遮顏。唐、宋時,尚未顯貴的讀書人都戴這種帽子。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二:「蓋國初猶襲唐風,士子皆曳袍重戴,出則以席帽自隨。」清.陳維崧〈滿江紅.席帽聊蕭〉詞:「席帽聊蕭,偶經過信陵祠下,正滿目荒臺敗葉,東京客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席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