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偶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ˊ
部 + 9 畫 = 11 ǒu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雕塑的人像。如:「陶偶」、「泥偶」、「木偶」。
  2. 成雙的。如:「偶數」、「對偶」、「無獨有偶」。
  3. 配偶。如:「喪偶」、「怨偶」、「佳偶天成」。
  4. 碰巧、不是經常的。如:「偶然」、「偶遇」、「偶而」、「偶發事件」、「偶一為之」。
  5. 偶像:崇拜的對象。如:「他是時下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偶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ǒu
解釋:
  1. 用土、木、金屬等材料雕塑、製造的人像或動物像。
    【例】泥偶、木偶、玩偶
  2. 雙數的。與「奇」相對。如二、四、六、八等都是偶數。
  3. 配偶。
    【例】怨偶、佳偶天成
  4. 碰巧、非預期的。
    【例】偶遇、偶發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ǒu
解釋:
[名]
1.用土、木、金屬等材料雕塑的人像。如:「泥偶」、「木偶」。
2.同伴。《史記.卷九一.黥布傳》:「迺率其曹偶,亡之江中為群盜。」宋.蘇軾〈鳳翔八觀詩.石鼓歌〉:「登山刻石頌功烈,後者無繼前無偶。」
3.配偶。如:「怨偶」、「佳偶天成」。《紅樓夢》第四回:「因此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4.姓。如明代有偶桓。
[形]
成雙的。與「奇」相對。如:「二、四、六……都是偶數。」
[副]
1.碰巧、不是經常的。如:「偶遇」、「偶發」、「偶一為之」。
2.相對的。如:「偶坐」。《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
[動]
1.婚配。《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如欲偶吾者,必先投詩,吾當自擇。」
2.對等、匹敵。《抱朴子.外篇.鈞世》:「諸碩儒高才之賞文者,咸以古詩三百未有足以偶二賢之所作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ngó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尪仔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