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波濤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bō tá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ō táo
解釋:
  1. 大波浪。
    【例】颱風來襲時,海面上波濤洶湧,猶如萬馬奔騰。
  2. 比喻人事的起伏變化。
    【例】情海起波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波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ō táo
解釋:
1.大波浪。唐.杜甫〈白鳧行〉:「故畦遺穗已蕩盡,天寒歲暮波濤中。」《三國演義》第四八回:「正觀之際,忽狂風大作,江中波濤拍岸。」
2.引申為亂世。唐.杜甫〈八哀詩〉八首之八:「波濤良史筆,蕪絕大庾嶺。」
3.逃亡。《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季布詩詠》:「三三五五總波濤,各自思歸營幕內。」也作「波逃」、「逋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波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波瀾、波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