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十年戰爭 - 教育百科
ˊ
ˊ
ˋ
  • 漢語拼音 sān shí nián zhàn zhē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n shí nián zhàn zhēng
解釋:
十七世紀初,發生於西方國家的宗教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役。西元一六一八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太子費迪南接掌波西米亞王位,對新教採取敵視政策而引起境內新、舊兩教大戰,並進而由內戰演為國際性的戰爭。一六四八年,與戰各國簽定威士特法里亞條約,結束了這場長達三十年的戰爭,並承認新、舊教徒有同等的權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三十年戰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