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宛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dà yuā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 yuān
解釋:
  1. 漢朝時西域國名。即現今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一帶。太初元年,漢武帝命李廣利伐大宛,苦戰四年,終於迫使其投降。產天馬、汗血馬等良馬。
    【例】大宛的居民從事農牧業,盛產葡萄和苜蓿。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大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 yuān
解釋:
1.國名。漢時為西域諸國,後為漢武帝所破,即今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的一邑。
2.大宛所產的馬。唐.白行簡《李娃傳》:「食頃,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馳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