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春筍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chūn sǔ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ūn sǔn
解釋:
1.春天的竹筍。南朝梁.蕭琛〈餞謝文學〉詩:「春筍方解籜,弱柳向低風。」唐.杜甫〈三絕〉三首之三:「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
2.比喻美人手指纖細美好。南唐.李煜〈擣練子.雲鬟亂〉詞:「斜托香腮春筍懶,為誰和淚倚闌干。」《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纖指如春筍,媚眼若秋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春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