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杖頭錢 - 教育百科
ˋ
ˊ
ˊ
  • 漢語拼音 zhàng tóu qi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ng tóu qián
解釋:
晉朝阮修常將銅錢掛在手杖頂端,手扶枴杖,步行至酒店,即以銅錢買酒暢飲。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故後世以杖頭錢代指沽酒的錢。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之一:「但願親友長含笑,相逢不乏杖頭錢。」《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同人知余貧,每出杖頭錢,作竟日敘。」也稱為「杖頭」、「杖頭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杖頭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