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梁武帝 - 教育百科
ˊ
ˇ
ˋ
  • 漢語拼音 liáng wǔ d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g wǔ dì
解釋:
帝號。(西元464~549)姓蕭名衍,字叔達,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省武進縣西北)。南北朝梁開國君主。與南齊同族,仕齊,曾任雍州刺史。後乘齊亂,篡而自立,在位四十八年。博學能文,勤政愛民。晚年信奉佛教,曾三次捨身同泰寺。後於侯景之亂時餓死,卒諡武,廟號高祖。著有《孝經義》、《中庸講疏》、《涅盤》、《大品》、《淨名》、《三慧諸經義記》等書,明人輯有《梁武帝御制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梁武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