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短腕櫛蛇尾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短腕櫛蛇尾
英文名: Ophiocoma brevipes
描述:
俗稱短腕陽燧足、蛇星,閩南語俗稱海蜈蚣、海時鐘,英名Reticulated brittle star, Mottled Brittle Star。體盤直徑通常在1.5公分以下,反口面(背部)具有許多微細的淡色顆粒突起,大都呈灰棕色、灰綠色或藍灰色,且具有不規則的灰黑色或黑褐色斑紋,其上密佈極細小的白點,口面(下方)呈淡黃棕色。腕足5隻,長約8公分,細長易斷,每節具有4枚腕針,其長度與腕的直徑相等。腕節及腕針色較淡,由白色、褐色和綠色不規則的相間而成,腕節及腕針表面也有白點,且比體盤上的白點為大。口位於體盤腹面中央,篩板位於口面,沒有肛門,食物殘渣直接再由口排出。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包括馬斯克林盆地、東非、馬達加斯加、莫三鼻克、坦桑尼亞、肯亞、紅海、西印度洋、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印尼、菲律賓、臺灣、日本、澳大利亞、西南太平洋、夏威夷等地,臺灣各地岩礁海岸經常可見。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