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民事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mín sh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ín shì
解釋:
  1. 泛指民間的事務。
    【例】為政者須體察時勢、關心民事、謀求全民幸福。
  2. 法律上指有關民法的各項事務,如財產、婚姻、僱傭等。
    【例】民事糾紛、民事法庭、民事訴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民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ín shì
解釋:
1.農事。《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
2.民政、政事。《左傳.莊公二十七年》:「諸侯非民事不舉,卿非君命不越竟。」《文選.干寶.晉紀論晉武帝革命》:「節理人情,恤隱民事。」
3.徭役。《書經.太甲》:「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
4.有關民法的各項事務,如財產、婚姻、僱傭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民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în-sū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法律上指關於人民私權的事,如財產、婚姻等。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民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民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