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滂沱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pāng tuó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āng tuó
解釋:
  1. 雨勢盛大的樣子。
    【例】大雨滂沱
  2. 淚多的樣子。
    【例】涕淚滂沱、涕泗滂沱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滂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āng tuó
解釋:
1.雨勢盛大的樣子。《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月離于畢,俾滂沱矣。」唐.白居易〈蝦蟇〉詩:「六月七月交,時雨正滂沱。」
2.淚多的樣子。《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涕泗滂沱。」晉.張華〈輕薄篇〉詩:「念此腸中悲,涕下自滂沱。」
3.盛流的樣子。《抱朴子.道意》:「遠近翕然,同來請福,常車馬填溢,酒肉滂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滂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滂湃、傾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